6·走進基層大課堂 收獲實踐出真知
——河南工業大學“鄭在阿壩·匯流映川”赴川西地區社會實踐團隊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沐曦社區進行社會實踐
(文/李遠宏 韓奧雪 圖/劉子瑜 余燦洋 審校/楊陽 審核/王影)
(中國青年網7月7日 四川綿陽電)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百萬大學生進社區”的社會實踐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2024年7月6日,河南工業大學“鄭在阿壩·匯流映川”赴川西地區社會實踐團隊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沐曦社區永宏苑小區進行深入調研和基層服務。團隊詳細了解當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時北川的受災情況以及災后易地重建的艱辛歷程和輝煌成就,在社區內開展了國家通用語言推廣普及,調研羌族民俗民風,并與社區內黨員交流學習。
震后新北川,砥礪前行展新顏
在經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劇烈震蕩后,北川這片土地成為了全國范圍內唯一整體易址重建的縣級城市,其新生的面貌得益于山東省的堅定援建。歷經十余載的風雨洗禮,新北川從廢墟中頑強崛起,蛻變為一個洋溢著盎然生機與蓬勃活力的現代化新城。在這片曾經飽受摧殘的大地上,人們憑借著不屈不撓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譜寫了一曲曲震撼人心的抗震救災與災后重建的壯麗史詩。
![](/d/file/5d07d0e45d5117b4458ead68e28939c1.jpg)
團隊成員們懷著敬仰的心情,深入探索了新北川的重建軌跡。他們實地踏訪了重建后的小區,領略了經過精心規劃的整體布局之美。在公共休憩空間,他們與當地的居民親切交談,聆聽著他們親身經歷的地震故事,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執著追求。團隊成員們深切感受到了這些居民在災難面前的堅韌與不屈,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什么是人類的堅韌。
![](/d/file/9ebeb4e46583a8222484bf4aeec49636.jpg)
推普下基層,書寫志愿青春路
推廣與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堅定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不僅是中央發出的深遠而莊重的號召,更是新時代青年肩負的神圣使命。團隊成員們深知,語言文字不僅是人們交流互動的橋梁,更是文化傳承的寶貴載體,它承載著民族的記憶與智慧,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紐帶。
![](/d/file/4c027ee525b3d17acf404e66ade5e8ac.jpg)
鑒于川西地區少數民族眾多,方言種類紛繁復雜,普通話的普及程度尚顯不足,團隊成員們傾盡全力,精心組織了一系列教學活動。從教授簡單字詞的認讀,到常用通用語句的流暢表達,再到日常生活對話的模擬練習,團隊力求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幫助社區居民更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從而有效提升他們的語言溝通與交流能力,助力他們在多元文化交織的社會中更好地交流與融合。
民族大團結,共圓中華復興夢
北川羌族自治縣,是全國范圍內唯一的羌族自治縣,根據我國第十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北川羌族自治縣內的羌族居民人數為86194人,這個數字占據了全縣少數民族人口的96.1%。團隊在沐曦社區永宏苑小區進行實踐過程中,深入到民族團結的家庭中進行入戶探訪,詳細了解羌族的民俗民風以及民族聯姻的現狀。
![](/d/file/2580835128480766d4aeb096b81441e9.jpg)
在探訪過程中,團隊一行傾心聆聽羌族老人的口述歷史,通過他們的講述,追溯到了古老的羌族歷史,感受到了這個民族的發展歷程。團隊成員還品嘗了羌族特色美食,深入探究了羌族的歌舞、服飾、建筑以及傳統工藝,這些方面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團隊一行深刻感受到了羌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傳統的堅守,以及這個古老民族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民族魅力。
理論促實踐,再憶百年奮斗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理論知識與基層實踐的有機結合,本團隊成員與沐曦社區黨員們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研討。在此次學習交流中,黨員們詳細介紹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他們如何踴躍投身于社區建設之中,如何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堅守并踐行黨的宗旨和理念。團隊成員們通過此次學習,深入領會了黨的理論知識和精神實質,重溫了黨的輝煌歷史,回顧了百年的奮斗歷程。
![](/d/file/4fdfe733fd9e31a218f5dab582f91d1a.jpg)
經過此次深入的交流學習,團隊成員們對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的光輝歷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深刻感受到了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他們紛紛表示,將把此次學習的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之中,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眺望前方奮進路,山再高往上攀總會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團隊將按照團中央的實踐要求,深入基層扎根實踐。在實踐中,團隊成員們將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學習發揚抗震救災精神,扎實做好推普工作,深入貫徹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積極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耕耘和奮斗,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篇章,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中挺膺擔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