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踐行綠色使命,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淮師大“青先鋒綠滿園”團隊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2025年7月5日至7月31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青先鋒綠滿園”社會實踐環保志愿服務團隊奔赴河北省邢臺市南宮市段蘆頭鎮南張莊村,開展了總實踐活動為期21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農業支持、環境保護、數字賦能與安全護航”為核心,融合支教幫扶、生態治理、科技普及與安全教育等多元形式,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智慧與高校力量。
精準調研,科學籌備:為實踐打下堅實基礎 活動前期,團隊通過調研問卷、實地走訪百余戶村民、與村委會深入座談等方式,全面掌握南張莊村在教育、環境、數字應用和安全意識等方面的現實需求。團隊制定了科學詳盡的實施方案,備齊支教教材、環保工具等物資,并完成志愿者的專業培訓與任務分工。通過村內公告、微信群及社交媒體平臺的宣傳,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參與度和活動影響力,為后續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環保為基,教育為本:雙輪驅動助力鄉村發展 實踐中,團隊秉持“環保+教育”雙輪驅動理念,多措并舉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態意識。7月5日至9日,志愿者每日分組清掃街道、清理垃圾,累計清理公共區域5處,顯著改善了村莊環境衛生。團隊通過舉辦環保講座、入戶宣傳、發放百余份環保手冊等方式,普及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與綠色生活理念,并組織村民共同參與公共空間美化、設立環保標識,推動環保行動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轉變,為建立長效環保機制夯實群眾基礎。
與此同時,支教幫扶工作同步扎實推進。團隊設立教學點1個,采用“一對一輔導+小組互動”模式,開設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課程,并融入趣味科學實驗、環保手工、藝術創作與心理輔導等特色內容。教學中注重學科融合:英語課教授環保詞匯,語文課以“美麗家鄉”為主題開展寫作,數學課引導學生計算家庭水電用量,將環保理念與學科知識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責任感。課后個性化輔導有效幫助學生鞏固學業,提升綜合素質。
數字賦能,安全護航:注入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前期環保與教育工作的基礎上,團隊進一步聚焦鄉村發展的新需求,于7月10日至30日開展“數字賦能與安全護航”專項行動。針對村民特別是老年人在智能手機使用、網絡詐騙防范、線上繳費等方面的困難,志愿者開設“智能手機應用”“網絡安全基礎”“農產品電商入門”等系列培訓班,手把手教學,提升村民數字素養。同時,團隊還協助村民進行農產品采收、運輸與初步加工,探索“互聯網+農業”推廣路徑,助力綠色農業發展。
安全教育方面,團隊通過發放安全手冊、入戶講解、舉辦應急疏散演練等形式,普及用火用電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拐騙等常識。針對兒童,志愿者將網絡安全、防溺水等知識融入課堂,采用動畫演示、互動問答等生動方式,增強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7月24日,團隊在村活動中心舉辦“數字鄉村攝影展”和“線上家鄉美文征集”等文化互動活動,用數字技術記錄鄉村變遷,豐富村民精神生活。
成果豐碩,影響深遠:青春力量贏得廣泛贊譽 7月28日,團隊舉行成果展示會暨安全承諾簽名活動,向村民和村委會全面匯報21天的實踐成果,包括環境改善成效、學生學業進步、數字技能提升、安全意識增強等。村委會主任高度評價此次活動:“‘青先鋒綠滿園’團隊不僅顯著改善了村容村貌,更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環保與學習的種子,提升了村民的數字應用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識,對建設生態宜居、平安智慧的美麗鄉村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團隊在實踐期間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線上渠道發布動態信息,有效擴大了社會影響力。面對物資緊缺、交通不便等挑戰,團隊成員迎難而上,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扎根基層、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
持續關注,長效共建:讓青春在鄉村熱土上綻放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南張莊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錘煉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關注南張莊村的發展需求,探索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通過線上輔導、經驗分享、項目對接等方式,推動志愿服務向專業化、可持續化發展,真正實現“實踐一時,影響一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青先鋒綠滿園”,不僅是一支團隊的名字,更是一份承諾——用知識反哺鄉土,用行動守護綠水青山,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譜寫新時代青年的奮斗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