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福建農林大學蜂學與生物醫藥學院"山蒼子科技小院"產學研實踐隊走進福建省屏南縣,開展"山蒼子精油高效提取技術推廣示范"項目第二期培訓活動。這場別開生面的科技下鄉活動,生動詮釋了"政府引導、科技支撐、產業振興"的鄉村振興新模式。
活動伊始,實踐隊員提前抵達會場開展布置工作。并化身為“科技使者”,在會場入口處向到場的種植戶及林業站工作人員發放宣傳手冊。該手冊經過精心地設計,將復雜的技術原理轉化為擁有清晰邏輯的文字介紹,并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加深了受眾對于技術的理解。同時,在發放過程中,隊員們結合受眾身份進行針對性講解,向種植戶重點介紹果樹病蟲害防治相關內容,向林業站工作人員說明技術專家聯系方式等信息,有效調動了現場氛圍,使學員們開始主動討論手冊內容。此次預熱活動不僅增進了隊員與學員間的溝通,更為后續技術宣講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圖1實踐隊員幫助布置宣講會會場 李欣瑜攝

圖2實踐隊員向學員們發放宣傳手冊 李欣瑜攝
理論宣講環節,倪林副教授率先開講。他從山蒼子在畬族文化中的傳承價值切入,結合其在中醫藥領域的千年應用史,生動闡釋了這一鄉土植物的產業潛力。針對市場上核油摻假精油的亂象,倪教授提出“選種優化”方案——通過篩選皮厚核小的優良品種提升精油提取率,為產業發展破局。隨后,他系統講解水蒸氣提取精油、核油分離等核心技術,分享科技小院在提取效率提升上的最新成果,并拓展介紹精油衍生產品開發路徑,讓村民們看到“一片葉子變黃金”的科技魔力。

圖3倪林副教授在做理論宣講 李明瑞攝
隨后,寧德市林業局科技推廣中心主任阮學瑞從制度層面為鄉村科技發展注入動力。他圍繞基層科研資助政策展開解讀,用通俗語言打破信息壁壘,鼓勵村民用好政策紅利;通過詳解科技特派員制度,強調高校與地方的協同創新,為鄉村引才引智搭建橋梁;針對當地科研團隊建設,他提出“分工優化、效能提升”的指導方案,助力打造專業化科研力量。全方位的制度講解與實踐指導,為屏南縣科技興農指明了方向。

圖4阮學瑞主任在做宣講 李欣瑜攝
接著,屏南縣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包章建帶領學員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他從總書記強調的“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這一核心觀點切入,深入剖析了安全生產紅線的深刻內涵,指出紅線就是帶電的“高壓線”,是“生命線”,是不可觸碰的,誰觸碰了誰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發展要以安全為基礎、前提和保障。讓學員們深刻理解總書記重要論述的實踐指導意義。

圖5包章建副局長在做宣講 曾煥接攝
此次活動是“政府搭臺、科技唱戲”鄉村振興模式的生動實踐:政府以制度創新打通資源通道,高校以科研成果激活產業潛力,村民以技能提升夯實發展根基。屏南縣山蒼子產業的升級探索,不僅展現了特色資源的經濟價值,更印證了“科技賦能+制度保障”雙輪驅動的實效。參與活動的師生們也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的課題在實驗室更在田野間,唯有扎根大地,才能讓科技之花結出富民之果。

圖6學員們認真聽宣講 李欣瑜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