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挖掘地方特色建筑智慧、提煉低碳營建方法、提出鄉村建設方案,7月14日,長安大學赴陜西商洛“智慧營建·綠映商山”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柞水縣朱家灣村、藥王堂村,開展問卷、訪談與座談,用專業所學服務鄉村振興。
聚焦朱家灣:座談交流探現狀 7月14日上午,實踐隊抵達中國傳統村落朱家灣村,對當地現存傳統建筑展開實地考察,并與駐村干部縣交通局李宗仁局長召開座談會。座談會圍繞朱家灣村基本情況、現行建筑建設規范、村莊基礎設施現狀展開。
實踐隊與駐村干部召開座談會(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李宗仁局長介紹,朱家灣村依托毗鄰終南山寨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村民主要經營農家樂與民宿,外出務工比例極低,去年人均GDP達3.6萬元。關于建筑風貌,他表示村內規定較少,主要由村民自行設計,值得關注的是,村民自發對傳統夯土建筑進行修繕改造,并將其轉型為民宿等經營場所。此外,在綠色能源方面,李宗仁局長透露,目前村莊尚未開通綠色能源,但預期未來半年內將引入天然氣。
當地夯土建筑現狀(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探訪藥王堂:傾聽民聲訪古建 隨后,實踐隊轉赴藥王堂村,與當地村民進行訪談交流。隊員們重點了解該村現存棧道遺址現狀、夯土建筑現狀及村民對這些傳統建筑的看法。村民普遍認同傳統夯土建筑的價值,認為其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其背后暗藏著古人智慧,并指出相較于現代的磚混結構建筑,傳統的夯土建筑具有“冬暖夏涼”等諸多優勢。
實踐隊與村民進行訪談(來源:團隊成員自攝)
實踐目標:智慧營建綠映未來 本次實踐中,實踐隊聚焦于傳統夯土建筑,綜合問卷訪談、座談及案例參觀學習等形式,深入村莊展開調查研究。核心目標在于挖掘傳統建筑背后的智慧與低碳營建方法,宣傳推廣綠色清潔能源應用,最終提出切實可行的鄉村建設方案,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的實際力量。
實踐隊在朱家灣村、藥王堂村的調研活動,為后續提煉總結地方智慧、提出綠色低碳的鄉村營建方案奠定了堅實基礎。
實踐隊與朱家灣村干部合影(來源:團隊成員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