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學習雷鋒精神,踐行資助育人
作者:楚欣雨 梁峻瑜 石曉璐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7月20日,山東理工大學“育英計劃”實踐團在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zhèn)洼子村開展“學習雷鋒精神,踐行資助育人”主題活動。活動通過理論講解、視頻學習、互動問答等形式,引導同學們理解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強化感恩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活動伊始,實踐團成員以PPT形式講解雷鋒故事。通過典型事跡闡釋其奉獻、助人、勤儉的精神內核,并結合實際案例,以貧困學子獲資助后回鄉(xiāng)任教為例,傳遞社會關注困難群體、受助者可反哺社會的理念。該環(huán)節(jié)讓同學們理解雷鋒精神的核心內涵,使同學們初步感知資助育人愛心傳遞的邏輯。此舉有效打通精神引領與成長引導的銜接,為后續(xù)活動深化認知、激發(fā)行動夯實基礎。
圖為實踐團成員講解ppt
隨后,實踐團成員組織同學們觀看雷鋒精神教育視頻。視頻以青少年適配形式串聯相關事跡與當代案例,展現雷鋒精神當代延續(xù),使同學們直觀理解其并非歷史符號而是存在于日常行動中。觀影后實踐團成員補充講述相關故事,鞏固資助育人理念,深化雷鋒精神當代價值。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同學們觀看視頻
互動環(huán)節(jié)圍繞雷鋒精神踐行、受助愛心傳遞等核心問題展開。同學們結合實際發(fā)言,優(yōu)秀分享獲相關獎勵。該環(huán)節(jié)通過問答互動檢驗前期學習成效,推動理論認知向行動自覺轉化,形成良性反饋。此舉強化同學們對雷鋒精神和資助育人理念的理解,為后續(xù)實踐行動凝聚了內生動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同學們討論問題
此活動實現雷鋒精神學習與資助育人的有機融合,強化精神認同,明晰“受助思源、勵志自強、助人自助”的實踐方向。今后,實踐團成員將以志愿服務為載體,助力資助育人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
此活動是精神引領與實踐育人的有機結合,以具象化學習形式推動雷鋒精神和資助育人理念落地生根,為青年學生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肯奉獻的新時代青年筑牢思想根基。實踐團成員在過程中深化對奉獻與責任的理解,提升理念轉化能力。活動通過系統(tǒng)化設計實現精神傳播與價值培育的有機統(tǒng)一,助力實踐育人,為青年學生在實踐中傳承精神、踐行擔當搭建了有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