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為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歷史的認知,增強新時代青年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感,山東理工大學“圓夢”暑期社會實踐團踏上微山島,開啟了一場集自然探索與文化溯源為一體的實踐研學活動。這座坐落于中國北方最大淡水湖——南四湖上的島嶼,不僅以波光粼粼的湖面、蔥郁的植被構成了一幅生態畫卷,更因承載著微子文化等多重歷史記憶,成為實踐團探尋文化根脈的理想之地。
清晨的微山湖霧氣氤氳,上午九點,實踐團成員在隊長李佳寧的組織下,有序登上渡輪。湖面微風拂過,帶著濕潤的水汽,成員們望著逐漸清晰的島嶼輪廓,難掩期待之情。
抵達微山島后,當地導游早已等候多時,在其熱情引導下,實踐團首先走進了微子文化苑。在古意盎然的微子文化苑,隊員們肅立于微子塑像前,聆聽先賢仁德故事,研讀碑刻記載,于斑駁石跡間追溯殷商遺風,觸摸儒家文化在微山湖區的深厚脈搏。
實踐團一行來到望湖塔下。這座通體呈青灰色的塔樓拔地而起,塔身層層收窄,頂端的寶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而正當大家準備聆聽導游介紹望湖塔的歷史時,意外地遇到了同樣來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的實踐團成員。兩校實踐團成員相見甚歡,紛紛熱情打招呼,短暫交流后得知,雙方都希望通過此次微山島之行,深入了解當地文化,豐富了實踐經歷。隨后大家在微子文化苑門前一同合影,共同紀念此次文化之旅。
之后,社會實踐團成員登上塔樓頂層,萬頃碧波盡收眼底,沙鷗翔集,水光瀲滟,實地感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的生態畫卷。經導游介紹,望湖塔不僅是觀景勝地,更是微子文化的物質載體,塔內的壁畫、題刻都記載著微山島的變遷,見證了這片土地從古代先賢隱居地到現代文旅勝地的跨越——這不僅是實踐團的集體記憶,更是青年學子與歷史文化對話的生動寫照。
青春的身影與微山湖的厚重人文、秀美風光在此刻交匯定格,成為珍貴記憶。此次微山島之行,不僅是一次文化歷史的尋根溯源,更讓青年學子在行走的課堂中汲取了精神養分,深刻認識到守護綠水青山、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將帶著微山湖賦予的這份感悟,在未來的學習與實踐中,更堅定地擔當起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護的時代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