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杭州師范大學公共衛生與護理學院“守護銀齡,筑防失能”實踐團攜手浙二醫院的三位老師,分別前往南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海月橋、饅頭山、美政四個衛生服務地點,以專業知識為筆、青春熱情為墨,通過生動宣教、互動實踐等形式,將失能預防知識送到老年人身邊,用學子擔當為社區銀齡群體的健康添磚加瓦。
相較于之前在社區零散的實踐,在南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活動現場,實踐隊員們展現出更為系統和專業的一面。這里不再只是知識宣講的場所,更成為了銀齡群體健康咨詢與心靈慰藉的港灣。
活動伊始,實踐隊員們以生動且通俗易懂的方式,為老人們講解失能的成因、預防要點。而在隨后的互動環節,真正的溫暖時刻悄然開啟。“我最近老是感覺腿沒力氣,走幾步就喘。”“我晚上起夜次數多,這會不會有啥問題?”老人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道出自己的健康困擾。實踐隊員們認真傾聽每一個問題,眼神中滿是關切。他們或輕輕握住老人的手,或微微前傾身體,用專業的知識和溫暖的話語給予解答與建議:“爺爺,您這種情況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腿部肌肉鍛煉,比如坐在椅子上抬腿。”“奶奶,起夜頻繁可能和您的飲食、喝水習慣有關,咱們可以調整調整試試。”這樣溫情的話語在各個站點上演,為老人們的心靈帶去了陣陣暖意。
這一天的活動接近尾聲時,實踐團在南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三樓會議室里召開了一場簡短卻真摯的總結會。隊員們圍坐一堂,褪去了服務時的忙碌,分享著連日來的感想與收獲。“第一次面對老人的健康困惑時,我緊張得手心冒汗,現在終于能從容回應了。”一位隊員笑著說,眼里閃著成長的光芒,浙二醫的老師接過話頭:“看到同學們把理論轉化為實踐,還能帶著溫度去溝通,這就是大家最珍貴的收獲。”你一言我一語中,既有對專業能力提升的欣慰,更有對“守護”二字更深的理解——這次的社會實踐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與心的靠近。簡短的總結會,讓大家在交流中汲取力量,也為接下來的實踐注入了更堅定的信念。
在這場關愛銀齡的征程中,“守護銀齡,筑防失能”實踐團用腳步丈量責任,以行動詮釋擔當。他們如同點點星火,匯聚成溫暖而明亮的光,照亮老年群體預防失能、擁抱健康的前行之路。知識在傳遞,關懷在流淌,信任在凝聚,他們為“老有康養”的美好愿景注入蓬勃力量,也在老人們的笑容與信任中,書寫著青春最動人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