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的持續推動下,廢舊有色金屬資源的再生利用已成為制造業綠色轉型的關鍵路徑。為深入了解廢棄有色金屬再生及高性能合金綠色加工的技術體系,“鈷注醫制”調研團專程走進山西林宏源綠色低碳資源利用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一場聚焦行業前沿的實地調研。
調研伊始,團隊圍繞“再生合金材料純度控制”“綠色加工工藝創新”等方向,梳理行業政策與技術文獻,明確調研聚焦——探索廢舊資源如何通過綠色工藝“變廢為寶”,為高端制造提供可持續材料解決方案。
調研過程中,調研團在林宏源生產現場實地考察有色金屬廢料回收及再加工設備。從廢舊機械拆解的銅鋁部件,到煉鐵高爐排出的含鐵塵泥,這些“城市礦產”經光譜分選、磁選設備精準分類后,進入中頻熔煉爐、真空熔煉爐等加工環節。企業負責人介紹,針對高溫合金原料中的稀有元素,通過優化熔煉參數、改進提純工藝,可實現鎳、鈷等資源的高效再利用,讓廢舊材料“重歸”高端制造供應鏈。
座談交流中,團隊與企業研發負責人深入探討“再生資源在合金冶煉和精密加工中的二次利用潛力”。針對醫療領域對材料表面粗糙度、成分均勻性的嚴苛要求,調研團介紹了項目“表面一致性賦能技術”,探討再生材料通過表面處理工藝,滿足醫療器械精密加工需求的可能性。
此外,團隊還走進生產班組,詳細記錄選礦、熔煉環節存在的“綠色痛點”:傳統分選設備能耗偏高、部分提純工藝存在環保隱患等。企業反饋,目前正通過引入智能分選系統、研發環保型熔煉助劑等方式,推動加工環節的減碳升級。這些實踐案例,為團隊后續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依據。
此次調研讓團隊全面掌握了廢舊有色金屬再生利用的全流程技術布局,清晰認識到綠色加工工藝在高端制造中的應用潛力與挑戰。調研團將對此次調研經驗進行總結,為構建“高性能+低碳化”的醫用合金材料供應體系提供實踐參考,助力制造業綠色轉型與醫療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