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2022級農學專業的同學們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實習之旅。在黃錦文、程祖鋅、陳選陽、高文霞四位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了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10月9日,前往三明農科院和六三種業公司進行參觀學習。
踏入三明農科院,仿佛翻開了一部厚重的農業歷史書。來到謝華安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同學們追尋著謝華安院士的足跡,感受著他的科研精神。謝院士的秈優63,不僅是一個品種的成功,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今年是秈優63的40周年,而三明農科院作為發源地,承載著無數的榮耀與使命。站在這片土地上,同學們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為農業事業奮斗的決心?吹脚f時的農科所牌匾,看著那些陳舊的設施和艱苦的環境,同學們心中涌起對前輩育種家們的深深敬意。他們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對農業的熱愛,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仿佛能看到他們在田間地頭忙碌的身影,能感受到他們為了每一個數據、每一個成果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同學們參觀謝華安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
同學們參觀農科院舊時環境
同學們下田聽講解
三明農業科技成果展廳,展示著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多年來的努力與成果,每一項成果都凝聚著無數科研人員的智慧和心血。該院累計獲得各類獎項102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省部級科技獎項38項,其中雜交水稻“汕優63”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彰顯了該院在農業科技領域的卓越貢獻。
踏入這里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這里的花卉研究所和藥用植物研究所共同打造的資源圃,更是讓同學們領略到了植物的豐富多樣性。穿梭在沙漠風情園、陰生植物區等各個區域,仿佛置身于一個神奇的植物王國,讓同學們對大自然的奇妙充滿了驚嘆。
同學們參觀農科院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來到六三種業公司,同學們親眼目睹了種子收回來后的加工、裝袋、儲藏再出售的全過程。六三種業公司育繁推一體的模式,以及“公司+基地+科技+農戶”的發展理念,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了現代種業的重要性?吹侥且幏兜纳a技術流程和為基地農戶提供的全程技術指導服務,同學們感受到了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同學們參觀裝袋過程
這次實習之旅,讓同學們收獲滿滿。在感受前輩們的艱難與成就的同時,也讓同學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規劃。我們深知,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我們肩負著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重任。我們要以前輩們為榜樣,刻苦攻關、科技創新,為農業豐收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我們要勇敢地邁出每一步,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書寫屬于我們農學學子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