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支教,感悟人生
為引導大學生向上向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7月7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紅船行志愿服務隊前往赤壁市中伙鋪鎮中學開展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為鄉村的孩子帶去廣闊的視野,為中國教育發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今天是7月9日,已經是正式開始支教的第二天了,褪去第一天的羞澀迷茫,第二天踏上三尺講臺,我心中多了一份沉穩和適應。對于講授完整的四十分鐘課堂,在備課期間我就十分擔心自己所講的內容小朋友們會不感興趣,擔心自己的講課方式小朋友們會不接受,擔心自己講不滿四十分鐘。但是好在整堂課下來開展的都較為順利。
我所講授的課是“快樂人生三句話”,這是一節以促進學生培養良好心態為主旨的課程,在講授過程中,我用寫小紙條、對話情景劇、交流分享等形式進行互動,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本次課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太好了”“我能行”“我幫你”。
在“太好了”這一部分,我的目標是教導孩子面對問題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樂觀的態度,在課程導入部分,我拿出一瓶裝有一半水的水杯,詢問孩子們在口渴的狀態下應該會怎么想這半瓶水。孩子們統一的回答讓我感到十分驚喜,他們的年齡處于對知識和人生態度的探索階段,但是面對問題時已經有自己的思考了。
在“我能行”這一部分,為了使同學們樹立自信的心態,通過觀看克服困難的小視頻,同學們對于面對挫折時的心境都有了新的改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小朋友的回答。她說到,在影片中,她感受到了主人公一步步走出困境,改善自己的心態,所以最終才會收獲快樂,她以后面對困難時也會保持這樣的心態,積極面對。一個3年級的小朋友,對于影片能夠得出自己的思考并且從中獲得啟示,這令我十分動容。在課堂互動環節,我讓小朋友們在紙上寫出三個他們曾經做過的最棒的事情,我看到有許多小朋友都寫到了學會了做飯和騎自行車。在眾多村鎮,很多小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務工,許多小孩子都是在老人的養護下長大,他們獨立得早,掌握生活技能的時間也比我們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要早。看到這些我感到十分愧疚,在小孩子們身上我也學會了要多替家人分擔,做一個獨立的人。
在“我幫你”這部分,我通過公益廣告、對話情景劇等形式,帶動學生們參與課堂互動,在互動中懂得助人為樂。在對話情景劇中,有兩個小朋友配合默契,從他們互相安慰的言語和動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平時彼此情感的深厚。
今天我所開展的第二節課,是“世界地理我來挖”,本次課程針對較高年級,因此講課的內容也更加深刻,在和搭檔的配合下,我們順利完成了課程。在上課過程中,我總是能看到孩子們對知識渴望的眼神,看到大千世界的種種奇觀,孩子們眼睛睜得大大的,好像要把知識全部記在腦子中一樣。就算是天氣炎熱,他們也沒有表現出厭倦的情緒,而是板板正正地坐在板凳上認真聽講,這一畫面讓我自愧不如,也讓我十分感動。也許教育的意義就是這樣,即使備課時殫精竭慮、費心勞神,但是在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孩子們所尊重,看到孩子們喜歡自己的講授,看到孩子們認真、真誠的目光,看到孩子們努力汲取知識的眼神,這些辛苦也許都不算些什么。我們所付出的辛苦,都是澆灌孩子們的水和養分,幫助孩子們茁壯成長,開出美麗的花。孩子們收獲了知識,我們也更有動力繼續去將知識傳遞下去,這個相互促進的過程終將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在支教中創造“永恒瞬間”,最重要的不是專業、不是技巧,而是真誠和愛。我們深知自己幫不了他們太多,只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多,讓希望的種子在他們心中萌芽,讓陽光撒播在他們身上。在這短短兩天的支教中,我卻感受到了很多這種永恒的瞬間,就算只是那一刻的快樂和幸福,其中卻聯結著一個又一個的真心和愛。我們相遇在夏天,就像風遇見云,花遇見樹,螢火蟲遇見星光。在接下來十天的支教過程中,我相信我會一直保持支教的初心,將愛和知識傳遞下去。
社會實踐推薦
- 青春助力金融 實踐綻放成長
- 為響應“青鳥計劃”號召,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服務社會,“返家鄉”實踐團成員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來到山東
- 08-01
- 吳儂軟語傳鄉韻 親子巧語筑心橋
- 七月,流火的季節點燃青春的熱情。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張家港市楊舍鎮云盤社區,開啟了
- 08-01
- 筆墨藍靛繪童真,非遺傳承綻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園里,一場非遺與童真的邂逅正溫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者們帶著書法、藍印花布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