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山東理工大學魯泰紡織服裝學院“織夢山東,絲旅新生”實踐團前往周村絲綢文化園,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以“絲綢染織技藝學習與文旅融合探索”為主題,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非遺技藝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通過此次活動實地調研與體驗,實踐團成員們深入了解了周村絲綢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非遺技藝精髓,為周村絲綢的品牌傳播、活態傳承與文旅融合發展貢獻青年智慧。
探秘絲綢技藝,感受非遺魅力
在周村絲綢文化園內,實踐團成員依次參觀了生絲加工、紡絲、養蠶、剝繭、精線、紡織等傳統絲綢制作工藝流程。通過絲綢染織技藝的詳細流程介紹,成員們了解學習了從蠶繭到絲綢成品的完整工序,深刻體會到周村絲綢“花形大方、色澤鮮艷、質地堅韌”的獨特魅力。展區內陳列的桑蠶絲布料、織繡錦緞民族服裝面料和人棉布料一些多樣化的絲綢樣品,為成員們搭建起直觀了解絲綢文化的實踐平臺,夯實了非遺技藝學習的實物基礎。
品牌展示啟新思,文化IP促發展
此外,在活動中實踐團還參觀了“瑞蚨祥”中國絲綢第一品牌的介紹區,深入了解其品牌歷史、文化內涵及現代創新實踐。作為百年老字號,“瑞蚨祥”不僅承載著周村絲綢的輝煌歷史,更通過產品設計、品牌營銷等方式煥發新生。這種傳統工藝與現代商業的完美結合,為團隊研究"品牌傳播+活態傳承+文旅融合"的創新模式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典型案例。
傳承與創新并重,青年擔當在行動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加深了成員們對周村絲綢非遺技藝的認知,更激發了大家探索傳統工藝振興路徑的熱情。成員們表示,將結合今日所學,深入分析周村絲綢在品牌建設、技藝傳承和文旅融合中的機遇與挑戰,努力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為周村絲綢從“技藝瑰寶”到“文化IP”的轉型貢獻青春力量,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