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嘉興大學鵲禾項目團隊走進嘉善縣西塘鎮紅菱村,在這片金色的稻浪中,發現了一個傳統農業與現代創意完美融合的鄉村振興典范。短短兩天的調研,讓團隊成員們見證了"一粒米"如何通過跨界融合,演繹出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
在紅菱村,農業不再是單一的種植業,而是演變成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復合型產業。團隊驚訝地發現,這里的村民既是田間地頭的耕耘者,又是文化創意的傳播者,更是鄉村旅游的服務者。這種多重身份的轉換,正是紅菱村鄉村振興的獨特之處。
廢棄水塔的華麗轉身堪稱資源活化的典范。通過3D投影技術,這座曾經被遺忘的建筑如今化身為展示稻田文化的動態畫布,光影交錯間,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數字藝術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成為社交媒體上的新晉網紅打卡地。
稻田咖啡館則完美詮釋了"農旅融合"的創新理念。"紅菱米發發"特調咖啡將稻米的醇香與咖啡的濃郁巧妙融合,屋頂的觀景平臺讓游客得以在品味咖啡的同時,將千畝稻浪盡收眼底。這種獨特的消費體驗,讓農產品附加值得到幾何級提升。
在稻作文化館,VR插秧體驗、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讓游客沉浸式感受"一粒米的旅程"。親子DIY區的飯團制作、米糕烘焙等活動,則讓農耕文化在互動中得以傳承。這種寓教于樂的體驗設計,成功吸引了大量研學團隊和家庭游客。
更令人驚喜的是,一座廢棄倉庫經過創意改造,變身為"谷粒Mall"文創空間。這里不僅有以"小谷粒"IP為核心的各類文創產品,還定期舉辦農民豐收節等主題活動,讓傳統農耕文化以年輕化的方式重新煥發生機。
在農業生產方面,紅菱村7500畝稻田已實現全程數字化管理。無人機播種、智能監測系統等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更確保了稻米品質的穩定性,為五芳齋等知名企業提供優質原料。
調研團隊深刻感受到,紅菱村的成功在于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和價值鏈。通過"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收益模式,村民得以分享產業發展的紅利。這種可持續的發展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紅菱村的實踐告訴我們,鄉村振興需要跳出傳統思維。"團隊負責人總結道,"將城市消費理念引入鄉村,用商業思維重組農業資源,以文化創意提升產品價值,這才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正確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