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龍巖學院數學與信息工程學院實踐隊“紅領巾小學堂六隊”前往龍巖市新羅區中城街道雙路亭社區進行支教公益服務,第一周部分課程回顧:“趣味數學教學”、“編程啟蒙教學”、“趣味科學探索”、“禁毒反詐童行”。
在“趣味數學”課堂上, 數學師范專業的隊員們把教室變成“思維游樂場”。課堂上,“數字炸彈”倒計時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屏息推算;“想象力大爆發”環節,彩色七巧板秒變火箭、城堡,抽象的圖形瞬間有了生命力。支教老師趁熱打鐵,引導孩子們用幾何語言講述“畫里的故事”,讓邏輯與創意在笑聲中悄悄萌芽。在此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編程啟蒙”課程氛圍更是活躍,兩名軟件工程專業同學化身“星際領航員”,從一道趣味數學題切入,揭示“循環”奧秘。隨后,孩子們化身“太空垃圾清理者”,拖拽積木指令,讓飛船精準捕捉漂浮碎片;又變身“小小鋼琴家”,敲擊鍵盤譜寫旋律。當第一串音符成功響起,歡呼聲幾乎掀翻屋頂,邏輯的種子就此播撒。
實驗課上,“浮力密碼”實驗現場,一次性杯子、回形針、硬幣成了“科學偵探”的道具;在“神秘指紋”環節,透明膠帶輕按指尖,獨一無二的紋路躍然紙上。最受矚目的“懸浮之舞”實驗,孩子們屏息調節磁鐵角度,看到回形針懸空旋轉的瞬間,驚嘆聲此起彼伏。動手、記錄、討論,科學探究的三部曲在社區教室里循環播放。
面對電信網絡詐騙低齡化現象,社工老師與支教隊聯合推出“防拐—禁毒—防詐”三維課堂。情景劇里,“騙子”話音未落,“小演員”已果斷掛斷電話;禁毒拼圖環節,孩子們用最快速度識別偽裝成“跳跳糖”的毒品模型。課后,五年級的林同學拉著媽媽說:“以后陌生鏈接我絕對不點!”該課程提高了孩子們的防范意識。
課程落幕,余溫不散。支教隊員們表示,接下來團隊將繼續深耕社區,把“有趣”與“有用”裝進更多孩子的假期行囊。據悉,該公益項目已持續三年,累計服務社區兒童600余人次,成為龍巖市共青團“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