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洼子村助學行動彰顯鄉村振興溫度
作者:李宇航 林建達 張聶彤
7月22日,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在山東省泰安市洼子村村委會開展鄉村振興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與洼子村相關負責人為村內學生群體分發西瓜,以實際行動表達對鄉村青少年成長的重視與生活關懷。
圖為實踐團成員分發西瓜
活動現場,實踐團成員協助維村負責人將西瓜分到在場同學們手中。交流中,村負責人叮囑同學們注意暑期安全,勞逸結合,既要完成學業任務,也要積極參與家庭勞動和村莊文化活動,在體驗中感知鄉村生活的美好與變遷。
圖為實踐團成員給同學們分發西瓜
此次分發西瓜,是洼子村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關注民生細節、提升村民生活品質的具體體現。村負責人介紹,村莊在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也重視對青少年群體的日常關懷。村負責人表示,青少年是鄉村未來的希望,關心其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是村莊的重要責任。鄉村振興不僅需要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還需要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這其中就包括對村民特別是下一代的細致關愛。
西瓜的分發承載著村莊對學子們的體貼與期望。它象征著基層對提升村民幸福感、增強鄉村凝聚力的持續努力。村負責人強調,讓下一代在充滿關懷的環境中成長,感受鄉村的溫暖與活力,是留住鄉土人才、激發建設熱情的基礎。實踐團深入洼子村的實踐活動,不僅將高校的活力與資源帶入基層,協助村莊開展文化傳承工作;實踐團成員也通過參與此類民生關懷活動,近距離觀察鄉村振興政策在提升村民日常生活感受方面的具體體現,深化對鄉村治理中人文關懷維度的理解。
圖為實踐團成員給同學們分發西瓜
從西瓜的分享,到文化資源的梳理,再到生活環境的改善,洼子村的點滴實踐展現出鄉村振興中物質生活關懷與精神文化滋養的并重。這些融入日常的務實舉措,由小見大,逐步描繪出以民生福祉為根本、以人才培育為支撐、以文化自信為底蘊的鄉村全面振興畫卷。后續工作實踐團將繼續扎根洼子村實際,關注村民需求,為助力鄉村實現更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