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盛夏時節,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商貿學院“鏈動安康·商貿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懷揣著對鄉村振興事業的熱忱,奔赴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流水鎮香山村,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實踐之旅。他們帶著職業教育的專業知識與青春活力,深入鄉村一線,探尋服務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為香山村的未來發展描繪出一幅嶄新的畫卷。
座談交流:探尋鄉村發展新思路 抵達香山村的第一天,實踐團便在村黨群服務中心與當地駐村干部、村“兩委”成員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村黨支部書記馬金柱熱情地向師生們介紹了香山村的發展現狀。香山村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鳳凰山麓,憑借“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創新模式,逐步構建起以茶油種植和生態養殖為核心的特色產業體系。在過去五年間,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實現了驚人的180%的增長,這一成績令人矚目。
學校駐村第一書記王國柱和隊員胡建鵬則著重分享了他們在文化振興方面的成果。他們以“香山書屋”為文化陣地,聯合學校各黨支部、漢濱區文化館以及流水鎮庫區遷建村莊,持續開展“共享經典文化,共建文明鄉風”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他們成功打造了一個多層次的鄉村閱讀品牌,讓書香彌漫在香山村的每一個角落,為鄉村的文化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創新治理:筑牢鄉村安全防線 香山村地處秦巴山區,地質災害頻發,這對村莊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嚴峻挑戰。為了應對這一難題,香山村積極探索并建立了一套“網格管理+智慧預警”的現代化治理模式。實踐團在調研中發現,全村被科學劃分為12個網格單元,每個網格都配備了“1名黨員網格員+2名村民協管員”,形成了一個覆蓋全村1500余名村民的全方位安全防護網。
這種治理模式的高效性在極端天氣來臨時尤為突出。當暴雨等極端天氣來襲時,村級應急小組能夠迅速響應,優先將留守兒童及行動不便的老人安全轉移至村委會安置點。這種融合“黨建引領、數字賦能、群眾參與”理念的治理實踐,不僅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成為香山村鄉村振興的堅實安全屏障。
青春力量:激活鄉村振興人才引擎 在與駐村干部的朝夕相處和深度交流中,實踐團成員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事業亟需既精通專業知識又能扎根基層的復合型人才。這正是此次實踐活動的核心價值所在。實踐團成員李優在調研筆記中寫道:“鄉村振興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和技術,更需要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帶著專業知識和熱情,深入基層,為鄉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于是,師生們充分發揮商貿專業的優勢,積極為村集體經濟組織量身定制電商運營方案,協助當地村企搭建農產品線上銷售平臺,暢通“山貨出山”的渠道。他們深知,只有讓農產品走出大山,才能真正實現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陜工大商貿學院還計劃構建“暑期實踐+線上服務+畢業設計”相結合的常態化服務機制。未來,他們將在農產品品牌策劃、鄉村農旅融合發展規劃等領域,持續為香山村及更廣闊的鄉村提供智力支持與人才支撐。
青春綻放:書寫鄉村振興的青春答卷 這群充滿活力的“95后”“00后”商貿學子,用腳步丈量著鄉土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以專業智慧回應時代召喚,讓青春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綻放出絢麗的光彩。正如駐村第一書記王國柱所說:“當高校的智力資源與鄉村發展的實際需求精準對接時,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澎湃活力必將充分釋放。”這場跨越校園與鄉村的實踐探索,正在秦巴山脈深處,書寫著新時代青年投身國家戰略的青春答卷。
香山村的鄉村振興之路,因這些年輕人的加入而變得更加光明。他們的實踐成果不僅為香山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更為其他鄉村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未來,隨著更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我們有理由相信,鄉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