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士澤,來自青階筑夢實踐隊,一名正致力于文化傳承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這次,我們團隊帶著對中華文化根源的深切向往,來到了被譽為“東方圣城”的山東曲阜。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此行最震撼我心靈的地方——孔廟。這不僅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群,更是一座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活態文化圣殿。而作為實踐隊員,我們此行還有一個特殊的使命:在孔廟外為游客提供免費的公益講解服務,成為這座文化殿堂的“義務傳播者”。
還沒真正踏入孔廟,遠遠就能望見那道赫赫有名的“萬仞宮墻”。導游告訴我們,“萬仞”比喻孔子學問和思想的博大精深,高不可攀。這堵朱紅色的高墻,仿佛一道莊嚴的序幕,瞬間將外界的喧囂隔絕開來,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放輕腳步,調整呼吸。站在墻下仰望,你就能真切感受到,這里供奉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導師。
穿越時空的軸線:步步皆歷史走進孔廟,感覺就像踏進了一部立體的歷史長卷。它沿著一條南北中軸線嚴謹布局,九進院落,層層遞進,象征著孔子思想的至高無上。我沿著古老的神道前行,兩旁是歷經數百甚至上千年風雨的蒼松翠柏,枝干虬勁,姿態各異,仿佛沉默的守護者,見證著無數朝代的更迭和無數后人的朝圣。
金聲玉振坊: 這是進入孔廟的第一座石坊。“金聲”代表奏樂之始(擊鐘),“玉振”代表奏樂之終(擊磬),寓意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賢之大成,如同完美樂章。名字就如此典雅有深意!
欞星門: 傳說欞星是天上的文星,寓意孔子乃文曲星下凡,人才輩出皆由此門。穿過此門,正式進入孔廟核心區。
太和元氣坊: 這個名字太有氣勢了!“太和”指宇宙和諧,“元氣”指萬物本源,盛贊孔子思想如天地元氣般化育萬物。站在坊下,抬頭仰望那幾個大字,心胸都開闊了許多。
大成門與大成殿:終于來到了孔廟的心臟——大成殿。這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其規格之高,堪比皇家宮殿。重檐九脊,黃瓦覆頂,雕梁畫棟,氣勢恢宏!最吸引我的是殿前那十根深浮雕的盤龍石柱,每條龍都栩栩如生,騰云駕霧,工藝精湛到令人嘆為觀止。殿內高懸著清代皇帝御書的“萬世師表”等巨匾,正中供奉著孔子的神位。站在殿前寬闊的露臺上,看著絡繹不絕的瞻仰者虔誠行禮,空氣中彌漫著莊嚴肅穆的氣息,那種文化傳承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晨謁,一場穿越千年的儀式。非常幸運,我趕上了清晨的開廟儀式(或稱晨謁儀式)。天剛蒙蒙亮,身著傳統漢服的禮生們神情莊重,在古樸悠揚的雅樂聲中,依照古禮,緩緩開啟大成門,進行祭拜。整個過程肅穆、緩慢、一絲不茍。沒有喧嘩,只有樂聲、腳步聲和觀禮者屏息的靜默。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了。這不是一場表演,而是延續了千百年的文化儀式。它讓我直觀地感受到,尊師重道、崇文尚禮的精神,是如何通過具體的儀式被一代代傳承和強化的。這種體驗,是書本和圖片永遠無法給予的。
碑林:石頭上的歷史長卷孔廟里還有一個絕對不能錯過的寶藏——十三碑亭和碑林。這里保存著從漢代以來歷代皇帝、名人題寫的碑刻,數量之多、歷史之久、書法之精,堪稱一部鐫刻在石頭上的中華文明史。我小心翼翼地辨認著那些或蒼勁有力、或秀麗端莊的字跡,有記錄歷代帝王祭祀盛況的,有頌揚孔子功德的。撫摸那些冰涼的石碑,看著斑駁的字跡,仿佛能觸摸到歷史的脈搏,感受到千百年來人們對這位圣賢的無限尊崇。這里簡直是書法愛好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天堂!
我的感悟:不僅僅是建筑,更是精神的殿堂。朋友們,在孔廟的半天,我仿佛進行了一場深度的文化“充電”。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碑一刻,都浸透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它不僅僅是一座紀念性的建筑群,更是:儒家思想的具象化身: 嚴謹的布局、崇高的規格、無處不在的匾額楹聯,都在無聲地訴說著孔子及其思想在中華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活態傳承的典范:晨謁儀式、日常的維護管理、無數研學團隊的到訪,都證明著這座古老的廟宇依然承載著鮮活的文化功能,而非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
民族認同的基石: 無論來自何方,走進孔廟,面對大成殿,一種共同的文化歸屬感和對先賢的敬仰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而作為青階筑夢實踐隊的一員,我更深切地體會到:文化傳承不僅在于瞻仰與感悟,更在于行動與實踐。我們微不足道的免費導游服務,正是試圖在這座精神圣殿與普通游客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每一次講解,都是一次知識的分享,一次文化的播種,一次身體力行地踐行“有教無類”和“知行合一”的古訓。這讓我們對“文化自信”和“傳承責任”有了更接地氣、更真切的理解。
如果你也對中華文化的根源充滿好奇,如果你想親身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莊嚴與智慧,那么,曲阜孔廟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目的地。相信我,當你站在大成殿前,仰望那飛檐斗拱,聆聽那穿越時空的雅樂,你會對“博大精深”這個詞有全新的、切膚的體會。這趟孔廟之行,是我社會實踐中最難忘的一課,它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文化自信”,也更堅定了我們年輕一代傳承這份寶貴遺產的責任。
期待你也能踏上這片圣土,去感受,去對話,去收獲屬于自己的那份文化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