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十點五十分,荷韻小學閱覽室內洋溢著歡聲笑語與專注的神情。山東理工大學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圓夢”社會實踐團精心策劃并組織的“玩具車工坊”手工課堂在這里火熱開啟。實踐團全體成員與荷韻小學的孩子們齊聚一堂,共同開啟了一段充滿創意與動手樂趣的奇妙旅程——動手拼裝屬于自己的玩具小車。
本次活動是“圓夢”實踐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重要環節。依托山東理工大學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的專業背景,實踐團成員們將復雜的汽車工程知識轉化為適合小學生的趣味實踐。他們為孩子們帶來了精心準備的可拼裝玩具小車套件。這些套件結構清晰、安全易操作,蘊含了基礎的車輛結構和運動原理,旨在通過“做中學”的方式,點燃孩子們對機械和工程的興趣火花。
課堂上,實踐團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化身耐心細致的“小導師”,分組指導孩子們進行拼裝。從認識零件、理解說明書,到一步步組裝底盤、安裝車輪、連接傳動裝置,閱覽室里充滿了“這個輪子裝這里對嗎?”、“我的小車能動啦!”的興奮探討和成功歡呼。孩子們的小手靈巧地翻轉、拼接,眼神專注而明亮;實踐團成員則在一旁耐心解答、適時引導,鼓勵孩子們克服困難,體驗動手創造的成就感。一雙雙巧手共同協作,一輛輛色彩鮮艷、造型各異的玩具小車逐漸在孩子們手中誕生。

過程中,挑戰與樂趣并存。有的孩子卡在了齒輪嚙合上,急得小臉通紅;有的則因為螺絲擰不緊而求助。每當這時,“圓夢”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總是及時出現,不是直接代勞,而是引導孩子們觀察問題所在,嘗試不同的方法。“試試把螺絲刀垂直向下用力?”“看看這兩個齒輪的齒是不是沒完全對齊?調整一下角度。” 鼓勵的話語和成功的提示,讓孩子們重拾信心。漸漸地,“老師,你看我裝好輪子了!”、“我的底盤完成啦!”、“哇,它真的能動了!”的驚喜呼喊聲在教室里回蕩開來。
“荷風載笑語”是現場最生動的寫照。閱覽室外夏荷飄香,閱覽室內笑語盈盈。當孩子們親手組裝的小車成功在地面上跑動起來時,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感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這不僅是一堂手工課,更是一次夢想的播種。通過親手“造車”,孩子們直觀感受到了機械的魅力,鍛煉了動手能力、空間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圓夢”實踐團成員也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深化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提升了溝通與組織能力,踐行了服務社會、奉獻青春的實踐精神。
一堂課的時間在專注與歡樂中飛逝。“玩具車工坊”活動圓滿落幕,孩子們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臉上寫滿了不舍與收獲的喜悅。他們帶走的不僅是一輛親手制作的玩具小車,更是一顆被工程與創造點燃的好奇心種子。而“圓夢”實踐團的成員們,也在這個夏日的荷韻小學,用專業與愛心,為鄉村兒童圓了一場動手創造的“小車夢”,為他們的暑期實踐寫下了難忘而富有意義的一章。這次成功的合作,是高校專業力量賦能鄉村教育、助力兒童成長的生動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