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實踐團到云南祥云縣進行專題調研
今天下午,由成一涵帶隊的蘇州大學“哲學+”實踐團到云南省祥云縣開展“弘揚跨越時空的抗戰精神”專題調研。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蘇州大學“哲學+”實踐團到祥云開展“弘揚跨越時空的抗戰精神”專題調研的團隊,在成一涵帶領下,到祥云縣進行專題調研,在進行銘記抗戰歷史,致敬英烈英雄調研中,與祥云縣關愛退役軍人協會進行了紅色文化等方面的座談交流。

祥云縣關愛退役軍人協會顧問劉云向蘇州大學“哲學+”實踐團介紹了祥云縣的一些抗戰歷史和英烈英雄情況,并詳細介紹了縣退役軍人協會基本情況。

劉云在介紹時說,在祥云縣委、政府的領導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下,經祥云縣民政局審核、批準、注冊,祥云縣于2019年7月在全省首家成立關愛退役軍人協會。作為服務退役軍人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的祥云縣關愛退役軍人協會,由熱心公益事業、關心關愛退役軍人的退役軍人自愿加入,通過6年來的發展,已有會員1000多人。

劉云說,祥云縣關愛退役軍人協會自成立以來,旗幟鮮明地牢牢把握協會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退役軍人服務的思想,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依法規范做好協會各項工作,把關愛協會建設納入重要工作議程,發揮好“退役軍人之家”的作用,讓退役軍人體會到“家的溫暖”,持續提升綜合服務本領,切連著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在加強協會建設中,緊盯退役軍人所思所盼所急,用心用情用力解決退役軍人“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面對面交流,心貼心傾聽,搭建特色平臺,提供暖心服務,定期走訪慰問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關注和關心關愛困難退役軍人,開展親情化幫扶、增強幫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有特殊困難的退役軍人,積極協調有關方面,調動社會力量,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形成了“一次見面、長期聯系、常來常往、越走越近”的關心關愛工作新模式,形成了走訪慰問和幫扶退役軍人工作科學化、常態化和制度化。

抗震搶險英勇頑強、勇救落水戰友的二等軍功功臣、祥云縣關愛退役軍人副秘書長楊家旺在座談交流中匯報了參加四川省潘松縣、平武縣交界的小河、水晶一帶發生了7.2級強烈地震的抗震救災搶險經歷,并在激流的江中搶救出了落水戰友,與死神搶奪生命,搶救了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大量財產,幫助災區人民恢復生產生活,重建了多條人行道路,架起了多座繩橋,做出了顯著成績,所在連隊被成都軍區授子"鐵腳板連"八連榮譽稱號,榮立"松潘抗震救災集體一等功"稱號。

蘇大州學“哲學+”實踐團帶隊成一涵表示,在開展“弘揚跨越時空的抗戰精神”專題調研期間,有幸到祥云縣關愛退役軍人協會進行調研,專題調研時間雖然短暫,但卻了解到當地不少的開展關心關愛退役軍人工作情況,了解了一些英烈英雄情況,有了很多收獲和體悟,對完成專題調研任務有所幫助,取得了預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