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張士澤,來自青階筑夢實踐隊。探訪過古老的“三孔”,我們團隊追尋著孔子誕生的足跡,來到了曲阜城東南約三十公里處——尼山。這里,是孔子的誕生地,被譽為“儒家文化發源地”。如今,在這片鐘靈毓秀的山水間,一座嶄新的文化地標拔地而起:尼山圣境。它不僅是追思圣賢的朝圣之地,更是一座融合傳統精髓與現代創意的文化體驗園,一場關于“禮樂文明”的沉浸式盛宴。而我們青階筑夢實踐隊此行,懷揣著連接古今的使命,在這片新生的文化沃土上,化身文化體驗引導員與禮儀傳播志愿者,為四方游客提供免費的導覽講解與互動體驗協助。
初遇:圣水湖畔的恢弘氣象與公益的啟航 抵達尼山圣境,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碧波蕩漾的圣水湖。湖光山色間,一座高達七十二米的巨大孔子像背山面湖,巍然矗立,神情慈祥而睿智,仿佛穿越時空,靜觀著這片孕育了他的土地。雕像的宏偉尺度,瞬間讓人心生敬畏。沿湖而行,草木蔥蘢,清風拂面,心也隨之沉靜下來。就在景區入口廣場和圣水湖畔的主要觀景平臺旁,你很容易就能發現我們青階筑夢實踐隊的身影——身著統一隊服,佩戴醒目標識。我們在這里免費為游客提供尼山圣境的核心景點導覽折頁,上面清晰標注了大學堂、金聲玉振演出、燈光秀等精華項目的位置與時間,并特別標注了我們的公益服務點(主要集中在大學堂入口、燈光秀觀禮區等),幫助大家高效規劃這場文化探索之旅。
穿越大學堂:禮樂殿堂,公益相伴 尼山圣境的核心建筑,當屬氣勢磅礴的“大學堂”。這座依山而建的恢弘殿堂,內部空間宏大深邃,集文化展示、講學體驗、儀式演出于一體。步入其中,仿佛走進了儒家文化的藝術圣殿:
仁廳與義廳:踏入大學堂,首先迎接游客的是高聳的仁廳與義廳。巨大的廊柱、精美的彩繪穹頂、寓意深刻的浮雕壁畫(講述孔子生平與儒家思想精髓),無不震撼人心。許多游客被其宏偉所懾,卻可能對繁復的裝飾細節和背后的文化內涵感到迷茫。我們的隊員便常駐于仁廳入口或廊柱之間,手持輔助講解圖板,為游客解讀壁畫故事、建筑象征(如七十二賢廊柱寓意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以及“仁”、“義”在儒家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將視覺震撼轉化為文化認知。
禮廳與樂廳:繼續深入,是莊重的禮廳與和雅的樂廳。這里通過場景還原、多媒體互動等方式,生動展示古代禮樂文明。在禮廳的“拜師禮”體驗區旁,我們設立了重要的服務點。隊員們會熱情引導游客參與(尤其適合親子家庭或研學團隊),講解古代拜師禮儀的規范與意義,甚至協助整理衣冠、示范動作,讓游客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尊師重道的傳統。在樂廳的編鐘、古琴等傳統樂器展示互動區,我們隊里的文藝骨干會主動上前,介紹樂器知識,鼓勵游客嘗試簡單的演奏,感受“樂以和其聲”的儒家教化思想。
信廳與智廳:再往上,是體現“智”、“信”的殿堂。這里常設有國學講座、手作體驗(如手讀論語、香囊制作、拓印等)區域。在這些互動性強的空間里,我們的隊員更像貼心的文化助手。我們會在手作體驗臺旁協助老師分發材料、維持秩序,在手讀論語區引導游客選擇章節、靜心書寫,在講座區幫助維持安靜環境。一句及時的指引,一次耐心的協助,都能讓游客的文化體驗更加順暢和深入。
金聲玉振:演藝華章,公益導賞 來到尼山圣境,絕對不能錯過大型禮樂演藝《金聲玉振》。這場融合了詩、樂、舞、禮的精彩演出,以四季更迭、人生九大階段為線索,藝術化地演繹了“由凡入圣”的君子成長歷程,展現儒家“明禮生活方式”。演出場面恢弘,意境深遠。為了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演出內涵,提升觀演體驗,我們實踐隊在演出開始前半小時,會在劇場入口附近設置公益導賞點。隊員們利用圖文資料,簡要介紹演出的篇章結構(如開筆禮、加冠禮、婚禮、祭禮等)、核心思想、藝術特色以及一些值得關注的細節。這份觀前導賞,往往能讓觀眾在隨后的演出中收獲更深層次的感動與理解。演出結束后,我們也樂于解答觀眾關于劇情、文化背景的疑問。
尼山圣秀:星空下的禮贊,公益守護 當夜幕降臨,尼山圣境迎來另一場震撼——尼山圣秀(燈光秀)。以天地為幕,以山水為景,運用現代聲光電技術,在尼山山體、圣水湖面及孔子像上演繹如夢似幻的光影故事,展現孔子思想的光輝與中華文明的璀璨。湖邊開闊地帶是絕佳的觀禮區。在這片人頭攢動、光影變幻的區域,我們實踐隊隊員化身為秩序引導員與文明守護員。我們手持醒目標識牌或熒光棒,在人流中引導游客有序觀看,提醒注意腳下安全,看護好老人小孩。同時,我們也會輕聲勸導游客不要擁擠推搡、不亂丟垃圾、不大聲喧嘩影響他人沉浸式體驗,共同維護這場星空下文化盛典的秩序與美感。守護這份光影中的禮贊,也是守護一份共享的文化感動。
我的感悟:源流、創新與我們的橋梁 朋友們,尼山圣境之行,是一次穿越古今的文化對話。它讓我深刻感受到:
圣源之地的永恒魅力:腳踏孔子誕生之地,呼吸著圣源山水的氣息,那份文化根源的親近感無可替代。
傳統與現代的智慧交融:大學堂的恢弘、金聲玉振的演繹、圣秀的璀璨,無不體現著用創新方式詮釋、活化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與無限可能。
沉浸體驗的力量:在這里,文化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可看、可聽、可觸、可感的立體體驗,更能深入人心。
而作為青階筑夢實踐隊的一員,在尼山圣境這片創新的文化熱土上,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文化傳承,既要守護根源,也要擁抱時代;既要深刻理解,也要善于表達。我們提供的公益導覽講解,是幫助游客讀懂大學堂的建筑語言;我們協助的禮儀體驗與互動活動,是讓游客親身觸摸禮樂文明的溫度;我們維護的觀演秩序,是保障這份文化感動能更好地傳遞。每一次講解、每一次引導、每一次協助,都是我們試圖在古老的智慧與當代的游客之間,在宏大的場景與個體的體驗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這讓我們對文化創新傳播和青年服務實踐有了更鮮活、更生動的認知。在尼山璀璨的星光下,我們不僅是志愿者,更是連接傳統與未來的文化使者。
如果你渴望在山水之間感受圣賢的誕生地,如果你想體驗一場融合傳統與科技的文化盛宴,那么,尼山圣境絕對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選擇。相信我,當你仰望那座巍峨的孔子像,當你漫步在宏偉的大學堂,當你沉浸在金聲玉振的樂章和圣秀的光影中,你會對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與感染力有全新的認識。如果在大學堂的回廊里、在演出的劇場外、在圣水湖畔的觀景臺上,看到佩戴青階筑夢標識、熱情講解、耐心引導、默默守護的我們,請向我們點頭致意吧!我們非常樂意用熱情與知識,為你解讀這片圣地的古今密碼,讓你的尼山之旅,不僅是觀光,更是一場深刻而愉悅的文化尋源與創新體驗。這趟圣境之行,是文化洗禮,更是行動啟迪,它讓我堅信,在傳承與創新的路上,青年力量,大有可為。
期待你也能走進這片圣源山水,去仰望,去體驗,去感受那份古老智慧在新時代煥發的奪目光彩。也期待在尼山的星空下,與你相遇,共同譜寫屬于這個時代的禮樂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