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茶山訪鋼城,傳古藝助新農 ——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赴寧弘德”實踐團隊第六日實踐活動紀實
發布時間:2025-07-24 閱讀:
7月16日訊(通訊員 金奕汝 鄭蜜)
為深入鄉村振興一線體悟鄉村振興成果,挖掘企業的成功經驗,7月16日,華中農業大學工學院“赴寧弘德”實踐團隊在輔導員安一卓、劉鑫的帶領下深入寧德市福鼎縣磻溪鎮茶業基地與福安市灣塢鎮青拓集團開展調研。實踐團隊探尋產業前沿,學習知名企業的成功案例,調研企業的發展所需,在茶香鋼韻中體悟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魅力,并通過直播助農為鄉村特色產品的銷售提質賦能。
古法制茶蘊真味,新枝承露煥生機
團隊首先來到了福鼎市磻溪鎮茶業基地。隊員們登上茶山,實地察看茶樹生長環境,并跟隨茶農來到了茶葉加工車間,全程觀摩白茶生產流程。從鮮葉采摘、自然萎凋到干燥成型,團隊成員動手參與其中,直觀了解白茶“不炒不揉”的獨特制作工藝。參觀結束后,茶商盛情邀請師生品茶,縷縷茶香里,傳統茶藝的從容氣度與現代農業的蓬勃氣象巧妙交織。
隨后,在輔導員劉鑫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帶上草帽,背上竹筐,深入采茶一線,幫助茶農收獲茶葉。當雙手輕觸鮮嫩芽葉,隊員們才真切體會到這片綠葉承載的厚重歷史與生態智慧,傳統技藝的生命力在茶山梯田間汩汩流淌。
鋼花璀璨凝智慧,匠心獨運鑄精魂
下午,實踐團隊抵達世界五百強企業——青拓集團,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共同參觀了企業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的發展歷程。參觀過程中,隊員們被自主研發的“RKEF+AOD”雙聯法冶煉工藝所震撼——這項行業領先技術打通了鎳鐵生產與不銹鋼冶煉壁壘。從細若發絲的環保“筆尖鋼”,到薄如蟬翼僅0.015毫米的“手撕鋼”,師生深入了解一件件“高精尖特”產品的生產制造工藝。實踐團成員張明博感慨道:“這些產品不僅閃耀著中國智造的光芒,更如堅韌的筋骨,默默支撐起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國之重器的脊梁。”
云端架橋連田野,數智賦能助新農
當夜幕輕垂,實踐隊員們開展了第二次線上助農直播,將白日的茶山見聞與知識積累化作助農直播的生動講述。隊員們一邊展示茶園實景視頻,一邊細致介紹白茶品質特點與沖泡技藝,與網友熱切互動,答疑解惑。小小屏幕瞬間化作寬闊橋梁,使遠方田野觸手可及。數字經濟為農特產品插上翅膀的圖景,讓隊員們更深切領悟了“實踐出真知”的千鈞重量。
從茶山青翠到鋼花璀璨,從指尖工藝到云端助農,赴寧弘德實踐隊的足跡印證著傳統與創新同頻共振的力量。當青春智慧融入鄉村熱土,當求知目光投向產業前沿,實踐隊員們不僅以腳步丈量出知行合一的深度,更讓青春力量在田野與鋼爐間綻放出服務社會的灼灼光華。
作者:金奕汝 鄭蜜 來源:大學生網報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