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實踐團入隔壁村走訪結碩果,繪就鄉村發展新藍圖
作者:劉國宸 林曉雪 李士超
腳步丈量雙山村,走訪開啟鄉村“新發現”之旅。7月23日,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在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開展走訪隔壁村繪就新藍圖活動。雙山村與洼子村毗鄰,地理自然條件相近。此次實踐以“走訪觀察鄉村發展,對比探尋振興路徑”為主題,通過與雙山村干部座談、走訪村民及實地察看等,結合洼子村已知情況,系統了解兩村發展差異及背后實踐邏輯。此活動通過同類村莊對比,為鄉村振興實踐提供基層參考。
圖為村民帶領實踐團成員走訪雙山村
據雙山村村干部介紹,兩村早年發展基礎相近,均以傳統種植為主,村民收入渠道單一。雙山村近年推進產業調整:村委調研學習后,結合本地條件發展特色種植,通過土地整合、引入合作組織引導村民轉型,村民可通過土地收益或務工增收。同時,該村利用區位優勢,整合閑置場地建設加工設施,引入農產品初加工,帶動部分村民就近就業,有效激活村內發展動能,拓寬村民增收路徑。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村中走訪了解村史村情
據交流,雙山村村民對村內近年變化均有切實感受。據村民表示,村里發展后無需外出務工,在本地即可獲得收入,生活便利度顯著提升,對村莊發展充滿期待。據實踐團成員走訪可知,相似基礎村莊可通過不同方式走出不同發展道路,讓實踐團成員對“鄉村振興需要因地制宜、主動作為”有更具體的認識。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村民了解村中發展情況
據走訪,雙山村產業發展已見成效,村民收入穩定性提升,對外出務工的依賴降低。洼子村以傳統種植為基礎,部分村民已主動嘗試特色種植,展現出積極的發展意愿。雙山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改善顯著,有效便利村民生產生活。洼子村部分基礎設施正逐步完善,公共服務條件隨發展需求持續優化,村民對生活便利化的期待推動著相關建設。兩村均立足實際探索發展:雙山村成效初顯,洼子村潛力漸顯,均朝著更好方向推進。
此次活動,實踐團成員了解雙山村與洼子村的發展實情,通過對比觀察深化對鄉村發展規律的理解。實踐團成員將把走訪所得整理分析,為同類村莊的發展研究提供基層參考。此次走訪讓實踐團成員深化對鄉村振興實踐邏輯的理解,為鄉村振興實踐認知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