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非遺青年行”社會實踐團十余名師生在該院團委書記徐佳老師的帶領下走進鹽城射陽非遺文化館“國琴”剪紙工作室開展“青春對話非遺,匠心賡續文脈”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傳承人講座與創作實踐,讓青年學子近距離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為青年參與傳統文化保護注入新活力。
活動中,工作室創始人、國家級非遺剪紙傳承人李嫻向實踐團成員展示了其母親姜國琴代表作《馬上封侯》《鶴祥寅虎》等。實踐團成員在體驗區嘗試剪制生肖紋樣時,李嫻手把手指導“折紙對稱”“鏤空銜接”等基礎技法。來自建筑學專業的紀堯珺同學感慨到:“原本以為剪紙只是簡單裁剪,沒想到背后有這么多數學對稱原理和文化符號的運用。”實踐團成員還在“非遺直播間”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美育教育與非遺傳承深度融合的創新探索。通過青年視角的再詮釋、新媒體技術的再賦能,傳統剪紙藝術正煥發新的時代光彩。未來,“非遺青年行”社會實踐團隊將持續深耕文化傳承領域,為構建非遺保護的青春生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