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究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產業與科技融合的發展路徑,挖掘茶文化中蘊含的民族團結密碼,進而為民族地區文化傳承、產業創新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7月15日,長安大學赴四川綿陽、涼山“同心共筑中國夢・民族團結潤千村”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北川苔子茶文化展示中心,開展了一場聚焦文化與發展的深度調研活動。

在展示中心內,講解員向實踐隊員系統介紹了苔子茶的悠久歷史,通過播放宣傳片,隊員們直觀了解到苔子茶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它既是富民強村的“金葉子”,也是承載民族記憶的文化符號。此外,講解員還詳細闡述了北川苔子茶樹的品種特性與茶葉的獨特品質,以及當地延續百年的傳統采摘方式——茶農們遵循“清明前采芽、谷雨前采葉”的古訓,以手工精細采摘,既保證了茶葉鮮嫩度,也延續了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耕智慧。
講解中,茶馬古道作為各民族貿易往來、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被重點提及。千百年間,各民族通過茶葉貿易互通有無,在物資交換中增進理解,在文化碰撞中相互融合,共同鑄就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茶葉背后深厚的民族團結底蘊。

講解結束后,隊員們一同參與了品茶環節。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味著苔子茶的獨特韻味,不僅感受到了北川茶文化的魅力,更是深刻體會到了茶文化在促進民族交流、團結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次調研北川苔子茶文化展示中心,是實踐隊踐行民族團結理念的重要一步。隊員們認識到文化是民族團結紐帶,北川苔子茶等特色文化承載民族記憶、促交流融合。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實踐為契機,持續關注、參與民族團結事業,助力民族團結進步。
供圖供稿丨長安大學赴四川綿陽、涼山“同心共筑中國夢·民族團結潤千村”暑期社會實踐隊 程文燁 丁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