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材料與化工學院“材化聚力映朝陽,資助筑夢繪新篇”三下鄉實踐團走進校園教室,開展資助政策宣講活動。
對于校內特色資助,像學院設立的學業進步資助,鼓勵基礎薄弱但努力提升的同學;還有針對科研創新的專項資助,支持大家參與實驗、競賽,實踐團也一一闡釋,引導有需求的同學主動爭取。
在校園里,“材化筑夢引航,資助政策同行” 實踐小隊,帶著為同學排憂解難的熱忱,走進一間間班級,開展資助政策宣講。此前團務培訓里養成的嚴謹細致,成了他們解讀政策的 “密碼本”。國家資助體系里,助學貸款怎么申請、獎助學金評定有啥條件,這些看似復雜的內容,被隊員們拆解成 “大白話”,一步步梳理申請流程,標注關鍵要點,就像給同學們繪制清晰的 “逐夢地圖” ,讓大家對資助政策不再陌生。
同學們聽宣講時,心里藏著的疑惑,小到材料怎么準備,大到學業規劃和資助結合,實踐隊成員都當成 “要緊事” 。他們主動湊到同學身邊,耐心答疑,講清楚每一個細節,讓資助幫扶不只是冷冰冰的政策傳遞,更有溫暖人心的交流。從規范團務工作的認真勁兒,延伸到資助政策宣講的用心,實踐隊把 “筑夢” 真正種進課堂。他們盼著,通過這場場宣講,能讓更多同學抓住資助機遇,甩開膀子去奔赴屬于自己的廣闊未來,讓青春逐夢路上,少些后顧之憂,多些奮進底氣 。宣講中,成員們強調資助不只是經濟支持,更是國家與學校對學子的關懷與期許。現場互動熱烈,同學們就申請細節、后續反饋等提問,實踐團耐心解答,讓資助政策真正“入耳、入腦、入心”,為青春逐夢筑牢經濟基石,助力同學們輕裝上陣,奔赴理想。
材化聚力映朝陽,資助筑夢繪新篇
6月26日,材料與化工學院三下鄉實踐團隊在圖書館門前開展了有關資助的盲盒活動。
活動開始,同學們有序填寫了資助政策問卷,從助學貸款到獎學金申請,從困難補助到勤工儉學,一道道題目,既是對現有認知的梳理,也暗藏待探索的知識盲區。
活動巧妙地將資助政策解讀、申請流程介紹等內容融入盲盒互動,以趣味方式讓大家輕松掌握資助要點。不僅拉近了與參與者的距離,更讓資助工作的溫暖與關懷傳遞到每個人心中,為有需要的群體點亮希望之光 。
資助筑夢行,紅色勵青春
6月30日,材料與化工學院 “材化聚力映朝陽,資助筑夢繪新篇” 三下鄉實踐團奔赴南陽方城縣,開展資助政策宣傳,同步走進獨樹鎮烈士陵園,以紅色精神賦能實踐。
莊嚴國歌聲中,活動啟幕,家國情懷在團隊成員與當地群眾心間激蕩。實踐團敬獻花籃,黨員莊嚴宣誓,誓言傳遞青春擔當,恰似資助政策托舉學子逐夢,皆為心靈筑基,彰顯奮斗決心。
瞻仰墓碑、聆聽事跡時,實踐團巧妙融入資助宣講:將先烈奉獻,類比國家、學校以資助助夢,讓群眾懂資助是青春逐夢 “時代接力”。此次行程,以紅色洗禮心靈,讓資助與家國情懷同頻,激勵借資助奮進,讓青春在擔當里閃光 。
團隊成員們走街串巷,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真實案例,向家鄉的朋友們耐心講解資助政策的優勢與申請流程。從教育助學如何助力學子完成學業,到就業幫扶怎樣為困難群體提供支持,生動的宣講讓晦澀的政策條文變得清晰明了。
此次宣講不僅拉近了與家鄉人民的距離,更讓資助政策的溫暖與力量,切實傳遞到每一位有需要的人身邊,為鄉村發展與個人成長點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