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蟬鳴撕扯著蘇北平原的暑氣,趙莊小學褪色的旗桿在熱浪中微微顫動。當我們推開那扇吱呀作響的藍色木門時,三十多個孩子齊刷刷仰起的臉龐,像是突然點亮了整個教室的燈盞。支教課程繼續聚焦藝術、體育等多方面知識技能,寓教于樂。在趣味十足的課堂互動、深入淺出的技能實踐中,孩子們收獲了綜合素養的提升與心靈的成長。
教室里的排球課
"砰!"
排球撞擊手臂的悶響驚飛了窗外槐樹上的麻雀。40度高溫讓操場變成了"禁地",時老師卻把排球課變成了一場室內奇跡。課桌拼成的球網前,扎著歪馬尾的夢雨正和她的"對手"——一堵斑駁的墻面較勁。汗水在她小巧的鼻尖聚成晶瑩的珍珠,"老師!我能連續墊二十個了!"她突然的歡呼讓教室沸騰起來。時老師趁機講起女排姑娘們在漳州訓練基地的故事,孩子們聽得入迷,手中的排球仿佛變成了通往遠方的車票。
圖一:時老師帶著孩子們學習排球知識
圖二:時老師為孩子們演示顛球
情緒調色盤
"我的紅色小怪獸今天戴上了眼鏡!"
舒楠得意的展示引得全班哄笑。韓老師的"情緒小怪獸"課堂總是充滿這樣的驚喜。角落里,總是低頭的劉蕊正悄悄給她的"憂郁藍怪獸"畫上彩虹圍巾。陽光透過老舊的玻璃窗,在她微微揚起的嘴角投下細碎的金色光點。當孩子們把寫滿心事的"幸福泡泡"貼成愛心形狀時,不知道是誰輕輕哼起了剛學會的《送別》。
圖三:孩子們踴躍回答問題
圖四: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情緒畫安全用電小課堂
夏季是用電高峰,用電安全尤為重要。梁老師的安全教育課,針對性地講解了家庭用電注意事項、防觸電常識以及緊急處理方法,為孩子們安全地“清涼一夏”提供了知識保障。
圖五:孩子們認真學習用電知識
歌聲飛出窗外
下午三點的陽光把音樂教室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金色音箱。任老師纖長的手指在電子琴上起舞,竺老師的指揮棒劃出優美的弧線。"長——亭——外——"孩子們清亮的歌聲驚起了屋檐下的鴿子,撲棱棱的翅膀聲成了最天然的伴奏。靠窗的同學唱得脖子上的青筋都現了出來,他可能還不懂"芳草碧連天"的意境,但音樂早已帶著他的想象飛過了學校的圍墻。
圖六:任老師為孩子們講解《送別》 中的節奏型
圖七:任老師和竺老師單獨教唱
顏料繪就童年
繪畫課上,楊越老師為孩子們準備了嶄新的畫紙和丙烯顏料,即便是那些平時對繪畫不感興趣的男生,也因為這樣的一份心意認真地聽課,用心的潑墨。在楊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有條不紊地從最基礎的打型起步,最后繪出鮮艷一如他們此時童年時光的作品。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魘和五彩的顏料相互映襯著,在此時此刻構成了最美麗、最藝術、最詩性的畫面。
圖八:楊老師單獨指導孩子畫畫
圖九:孩子們認真畫畫的場景 課程結束后,支教團成員照例嚴格完成了對孩子們的接送工作,確保孩子安全,家長放心。
科普之外,今天的課程更加突出了美育的作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支點人生支教團將觀察美創造美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期待在這些“小鳳凰”們未來迎風而上、振翅翱翔的同時,可以成長為心靈充盈、審美健全、熱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