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我跟隨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酌水知源”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了陜西商洛,我們先后前往了閔家河村、二龍山水庫、馬爐村等。通過采訪村干部,村民之后,我們得知在治水方面,當地政府與村民齊心合力,共同打造出一個無污染,無破壞的水源之地。正因他們的努力,才有了“一江清水供京津”。
而我們當代青年,要以身作則,做到“守護碧水”“守護青山”“垃圾分類”等保護生態措施。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戰略,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我們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同維持好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實踐團負責人數控2201王一川
深入商洛南水北調工程調研,我仿佛置身于水利系統核心,每一滴水都閃耀著技術與自然的光輝。工程不僅是水利壯舉,更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關鍵,關乎民生福祉。同時,我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力求在開發中保護水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
--實踐團成員 機電2201李巖
裴斯泰洛齊曾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這說明智慧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檢驗真理,也能培養能力和彌補不足。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能力上還是心靈上都有了一次質的飛躍,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
走進那片被歷史銘記的紅色土地,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革命先烈們進行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在馬爐村,我參與了莊嚴的入黨誓詞重溫儀式,每一句誓言都如同重錘般敲擊著我的心靈,讓我更加堅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馬爐水庫,這個集灌溉、防洪、供水與生態保護于一體的多功能水利設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水土保持的基礎上,當地巧妙地融入了梯田農業和廢水處理技術,實現了自然與人類的和諧共生。站在水庫邊,望著那碧波蕩漾的水面和層層疊疊的梯田,我深刻感受到了人類智慧與自然力量的完美結合。在這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劉西有精神的內涵——那是一種勇于擔當、敢于創新、善于實踐的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的指引,馬爐水庫的建設者們才能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紅色文旅產業,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給予青年。在商洛丹鳳的這段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幾天,但對于我來說卻分量很重。這是我擴寬視野的時光、是我增長才干的時光、是我收獲真摯的時光。此次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提高了我適應社會的能力。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本次“三下鄉”對我的成長有重大的意義,在接受歷史的熏陶下可以正確的樹立我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這段實踐經歷讓我思想得到了極大提升,讓我體會到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的快樂。我們的社會文明不斷取得進步,新時代青年更要不斷加倍努力!
--實踐團成員機器人2201孫豪哲
在“酌水知源”的社會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了飲水思源的真諦。此次活動,我踏入了那片滋養我們生命的水源地,親眼見證了清澈水流背后的艱辛與不易。我的目標,不僅僅是了解水的循環與自然的力量,更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喚醒更多人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的意識。
站在碧波蕩漾的湖畔,我思考著每一涵水背后的改事;它們或許源自高山之題,歷經干難方險才匯聚成河;或許在城市的管道中默默流滿,滋養著萬家燈火。這讓我更加明白,任何資源的獲得都非輕而易舉,我們應當心存感激,用實際行動去回饋自然。
我參與了清理河岸垃圾、宣傳節水知識等活動,每一次當腰檢起垃圾,都是對“酌水知源”理念的踐行。這些具體的行動,不僅讓我感受到了責任與擔當,也讓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貢獻一份力量,我們的水環境定能變得更加清澈、美好。
此次實踐,讓我對“酌水知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深知,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我會將這份對自然的敬畏與愛,化作前行的動力,繼續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努力。
--實踐團成員工設2301陳樂
在此次的三下線活動中,我們去往了多個地方,當我站在源頭處,望著那奔騰不息的水流,心中涌起無限的感慨。這一泓清水,承載著沿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見證了無數建設者的辛勤付出。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到為了保障南水北調的順利進行,商洛地區采取了一系列嚴格的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措施。
這次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水資源,倡導節約用水的生活方式,為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清水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踐團成員 工設2301袁露
此次三下鄉實踐,讓我受益匪淺。通過三天的時間,用采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分別在閔家河村、丹鳳縣馬爐村、竹林關鎮桃花谷、仙鵝湖壩口、二龍山水庫,九魚公園等地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陜西所作出的貢獻與鄉村振興展開調研。
本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我感受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是見識了一群為保護這山河而默默付出的人們。在他們的講解下,了解到了從開始保護山水資源到有現在的成就的艱辛過程,我們團隊成員被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染。在工作人員的允許與帶領下,我們親手實踐,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中。正所謂跟著蜜蜂才會找到鮮花,和優秀的人同行,才會發現更多美好。在一路的經歷中,讓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無私奉獻等精神,在將來我們要在知識層面下功夫,用知識保護環境,用能力征服難題,用行動詮釋青春。
--實踐團成員數控2302李逸川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深入走訪了閔家河村、丹鳳縣馬爐村、竹林關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商洛二龍山水庫、丹江公園、九魚公園等地,通過實地考察、訪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對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文化傳承、南水北調、鄉村振興等方面有了較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不僅深入了解了社會,增長了見識,還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讓我走出了書本的局限,真正地接觸到了社會的各個層面。我也看到了鄉村的希望與困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與脆弱,也體會到了社會責任的重大。它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和閱歷,更讓我堅定了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為推動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這些地區的發展變化,為社會的進步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實踐團成員機器人2301孔夢源
此次實踐活動,在閔家河村和竹關鎮桃花谷,我們致力于水源保護。看到清澈的水源,深感責任重大。與村民交流,了解到他們對水源的依賴和期望。通過宣傳,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為守護水源貢獻力量,馬爐村的紅色傳承之旅令人難忘。先輩們的奮斗故事令人動容,紅色遺跡見證了那段光輝歲月。深刻體會到紅色精神的偉大,激勵我們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這次實踐讓我明白,水源保護是對生態的守護,紅色傳承是對歷史的銘記。我們要將所學化為行動,為鄉村發展助力。未來,我們會繼續努力,讓更多人關注水源保護和紅色傳承。
--實踐團成員機電2301郭澤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