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慧林)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弘揚革命精神,教育引導青年學子在追尋紅色足跡中賡續紅色血脈,汲取奮進力量,河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筑學院)“尋找紅色記憶”社會實踐團隊于2024年7月2日來到河南鄭州二七紀念堂及二七紀念塔參觀學習,尋訪紅色印記,重溫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
圖為京漢鐵路罷工運動中罷工工人塑像。胡慧林 攝
團隊成員們滿懷敬仰之情走進了二七紀念堂,感受革命先烈用熱血鑄就的“二七精神”。這座為紀念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及京漢鐵路全線總罷工而建的紀念堂,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們首先欣賞了京海鐵路罷工運動中罷工工人的塑像,了解了京漢鐵路工人運動的歷史背景、過程及深遠影響。團隊成員們被這段歷史深深震撼,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當下。
圖為實踐隊員觀賞交流展品。馮恩雨 攝
團隊成員們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歷史照片和實物,真實記錄了二七大罷工工人階級的英勇事跡,通過近距離觀賞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詳細的文字介紹,團隊成員們仿佛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驅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奮斗的精神,隊員們不時駐足凝視,交流個人思考,深切感受黨的豐功偉績和奮斗歷程,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隊員們記錄下自己的感悟體會,眾人皆感慨:當下和平安定的生活實為先輩英勇奮斗所鑄就,作為生長于和平年代的學子,我們有責任不懈奮斗,繼承并發揚前輩們的革命精神。
圖為實踐隊員觀看二七紀念堂內影片。胡慧林 攝
參觀過程中,沒有喧嘩與嬉笑,只有對歷史的敬畏與沉思。每到一個展區,團隊成員們都會停下腳步,仔細觀看,認真聆聽,不時拿出手機拍攝記錄。他們或是低頭沉思,或是抬頭仰望,仿佛在與那些早已逝去的英靈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仿佛親身經歷了那場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隊員們了解了京漢鐵路的修建歷程和鐵路工人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他們被鐵路工人的堅韌不拔和無私奉獻精神所感動,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
圖為隊員參觀現代城市照片。馮恩雨 攝
走到最后的展覽區域,團隊成員們瀏覽懸掛著的一系列新時代鄭州圖片,看到百年來鄭州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重新認識了百年鄭州,真實感受到鄭州的百姓生活在歷史進程中發生的巨大變化。隊員們在一幅幅現代鄭州美好新城市的畫卷中去感受歷史的變遷和國家的越來越繁榮富強,去緬懷革命精神和聆聽中國歷史變革中的記憶。一位隊員表示:二七紀念堂,就像一座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橋梁,讓我們在緬懷歷史的同時,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它提醒我們,不忘歷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銘記先烈,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他們的革命精神。
圖為隊員觀看二七紀念塔內影片。代文強 攝
接下來實踐團隊來到二七紀念塔,進入二七塔后,團隊成員們發現鄭州二七塔一共分為了九個展廳,隊員逐樓參觀,偶爾駐足觀看放映影片和文物展覽并留下視頻照片記錄,每一層都用生動的圖片和平實的文字向新時代青年展現歷史,讓實踐隊員感受那段無法抹去的記憶。在鄭州二七紀念塔內,隊員們都懷著崇敬的心情,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緬懷革命先烈。在參觀塔內保存的歷史文物、圖片資料時,隊員們默默觀賞,嚴肅學習,互相提出疑問交流看法,共同重溫這段值得銘記的歷史。
圖為二七紀念塔前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大合照。張浩楠 攝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參觀學習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成長的歷程。團隊成員紛紛表示,他們將把這次活動中學到的知識和感悟融入到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同時,他們也希望能夠有機會再次走進二七紀念堂這樣的紅色教育基地,繼續接受紅色精神的熏陶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