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關鍵靠產業。近年來,山東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聚焦“一村一品”模式,不斷提高產業特色化水平,展示出一幅特色產業遍鄉村、百花齊放謀振興的發展圖景。7月8日至7月15日,“涓流惠農,金策鄉興”實踐團相繼于山東省壽光市、煙臺市及其下屬縣級市棲霞市、海陽市、萊州市等5地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圍繞農村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金融需求問題,于12個村鎮、10地人民政府展開實地調研。同時對當地銀行、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進行采訪,從“農民-政府-銀行”全視角進行調研,探尋“一村一品”政策引領下山東省特色農業發展狀況,深入研究鄉村金融服務的體驗和滿意度,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河海力量。
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生產“一枝獨秀” 近年來,為響應國家“一村一品”政策號召,大力推進規;、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建設,山東省各村鎮按照“主導產業突出,帶農致富效果顯著,品牌影響力大,組織化水平高”的原則,改善農作物種植結構,因地制宜推進特色農業生產。實踐團成員首先到達壽光市紀臺鎮,探尋“長茄”種植生產和發展經驗。“目前,村內專業的長茄生產大棚有508個,種植面積約800畝,占村內耕地面積的一半”。紀臺鎮堅持把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創新農村經營機制的重要抓手,村內目前設置3-4個專業經營合作社,實現村內產品產銷一線對接,有效解決農戶個體銷售困難的痛點問題。與此同時,紀臺鎮通過開設合作社供銷點、農村農資店,為農戶提供化肥、農藥等必需品,切實滿足農民實際需求,為專業化農業生產經營保駕護航。
實踐團與宋家莊子村文書合影
在此基礎上,實踐團走訪壽光市崔嶺西村,總結特色蔬菜對外出口貿易經驗;深入煙臺市高陵鎮,于北緯37度訪萬畝水果園林;走近煙臺市下轄海陽市,調研蘋果合作社發展的成功模板......壽光煙臺兩市結合自身的自然條件和人文優勢,發揮比較優勢,形成了主導產業突出、帶農致富效果顯著、品牌影響力大的專業村鎮,實現了“一村一品”政策引領下村內特色農產品“一枝獨秀”,香溢滿園。
實踐團參觀邵伯村軟棗獼猴桃園 實踐團采訪海陽市蘋果合作社村民
齊魯惠民,普惠性金融政策“錦上添花” 實踐團成員在兩市各村鎮進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專訪煙臺市中國農業銀行和煙臺市財政局,對當前農村金融服務的種類、服務區域的廣度進行調研,評估金融服務在推動鄉村振興方面的功效及潛在短板。據銀行相關負責人反饋,山東省銀行目前針對鄉村振興的惠農貸款,“齊魯惠民貸”普及最高、受眾最廣。“齊魯惠民貸”直擊普通農戶貸款擔保難、額度低等融資痛點,貸款額度最高300萬元,為廣大農民解決農業生產的燃眉之急。通過進一步采訪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實踐團了解到,財政局目前針對鄉村振興重點圍繞三方面展開工作。“一是出政策,聯合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煙臺分局及法院聯合制定相關助農興農政策;二是組織創新成果獎,激勵金融機構匹配鄉村振興,圍繞市場主體創新產品;三是創辦金融伙伴和金融輔導,對接銀企貫徹落實相關制度”。
總體上,煙臺市圍繞“1+233”工作體系,召開銀企對接會、進行金融輔導、產業配對等,推進金融產品研發創新;同時針對數字金融工具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應用,打造煙臺市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各大應用板塊提供實時數據,盤活資本市場,方便各大金融機構進行信用評估,提升金融產品市場競爭力;在此基礎上,財政局堅持做好“金融+農業”產品轉化,根據不同縣域的不同產業,展開金融創新試點,成型后逐步推廣。普惠性金融政策為“一村一品”特色發展“錦上添花”,為山東走好特色化農業發展道路激活動能,保駕護航。
實踐團采訪煙臺市中國農業銀行負責人 實踐團在煙臺市財政局與部門負責人合影
政府引領,合作社發展促“全面開花” “一村一品”政策的貫徹執行和普惠性金融政策的發展,離不開合作社經營的保駕護航。近年來,山東省壽光市以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為支點,構建起蔬菜全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在這一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框架下,壽光市不斷深化服務內涵,拓寬服務領域,讓現代農業的脈搏更加強勁有力。實踐團深入探訪壽光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種業科等政府部門,聯合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總結壽光發展的合作社經驗。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壽光市供銷合作社依托自身資源,搭建起農產品電商平臺,將當地優質的蔬菜產品直接對接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有效縮短了供應鏈條,提高了農戶收益。平臺上,不僅有新鮮采摘、種類繁多的蔬菜,還融入了蔬菜文化、健康飲食理念等內容,讓消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壽光蔬菜背后的故事與情懷。為進一步提升農民技能水平,壽光市還定期舉辦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農業經營管理講座等活動,邀請農業專家、學者及成功農戶分享經驗,激發農民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熱情。通過這些舉措,壽光市培養了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蔬菜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動力。
合作社發展是壽光20世紀以來發展階段新模式的顯著縮影,壽光模式伴隨著改革開放40多年進程一路探索、實踐形成,以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為引領,向全國輸出壽光標準和集成解決方案,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新的方法經驗。壽光正朝著生產標準化、農業園區化、蔬菜品牌化、農民職業化、鄉村宜居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加速推進,實現農業生態美、農村環境美、農民精神美。
實踐團在壽光市農業農村局與各部門負責人合影
山東省在“一村一品”政策下,特色農業迅速發展。壽光、煙臺等地發揮優勢,推進標準化、品牌化生產。政府、合作社、農戶共同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普惠性金融政策助力農戶解決融資問題。合作社通過電商平臺、技術培訓等方式,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未來,“涓流惠農,金策鄉興”實踐團將繼續深入鄉村振興發展,探索惠農金融模式,與鄉村人才深度交流,用青年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藍圖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