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8月15日電(通訊員楊瑞)體育是國家實力的象征,是國民健康程度的標尺,推進體育教育對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強國有著重要意義。放眼全國,體育教育事業正在飛速發展,但仍有一些地區存在著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現狀。為了提高鄉村地區同學們的體育素養,增進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同時也是投身于鄉村振興事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與文化支持,發揚當代大學生不畏艱難挫折,敢于挑戰困難,踐行新青年責任的精神,豐富自身實踐知識,完善自我發展,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的志愿者們組成了“螢光”支教團隊,來到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花園鎮劉李學校進行為期十天的支教活動。支教團志愿者們提前一天抵達學校,為后續教學工作的開展做了充足的前期準備。劉李學校的師生們熱情地歡迎了志愿者們,并為志愿者們的支教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
![](/d/file/c1bc86f5406bb38c16606495d10f7747.jpg)
圖為“螢光”支教團隊與校方的合照,通訊員 習煜供圖
心懷夢想,精心準備
在啟程前往支教之前,志愿者們首要關注的問題是如何規劃出既貼合劉李學校學生實際情況又能激發其興趣的體育課程。支教團隊首先通過網絡、電話等多種途徑與校方進行溝通,深入了解學校的體育設施狀況、學生的體能基礎以及興趣偏好。在了解到學校僅有一片簡陋的操場和一些基礎的體育器材后,志愿者們便開始著手制定教學計劃,力求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最大的教學價值。他們設計了包括基礎體能訓練、趣味游戲、傳統體育項目體驗等多個模塊,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
![](/d/file/a790c7257cdca44c24c20242bfe0404f.jpg)
圖為“螢光”支教團隊在開總結大會的場景,通訊員 章琪供圖
面對即將開始的支教生活,志愿者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他們通過閱讀相關書籍、觀看教學視頻等途徑,學習了如何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以及如何應對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寓教于樂,共同成長
第一節課體育課,志愿者們沒有急于進行正式的教學,而是先通過一些簡單的熱身游戲和自我介紹,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他們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他們感受到體育課的樂趣和魅力。在教學活動中,鑒于不同學生之間體能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為確保每位學生均能接受適宜其個人狀況的訓練,志愿者們實施了分層次教學方法。對體能較好的學生設置了更高的挑戰目標;而對于體能較弱的學生,則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信。
![](/d/file/99d087fa28f63e8fcf09e60e5d3cdd6d.jpg)
圖示為第一節體育課中志愿者授課的場景,通訊員 丁湘供圖
在課程內容上,志愿者們不僅教授了現代體育項目的基本技能,如:跑步、跳遠、籃球、羽毛球,還融入了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志愿者組織學生學習了中國的民族舞蹈和武術,讓他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體育知識,也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體育不僅僅是個人的競技,更是團隊的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志愿者們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通過組織小組比賽、接力賽等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感受集體的力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體育技能,也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支教情深,未來可期
經過十天的支教生活,支教團隊受益匪淺。志愿者們見證了同學們從最初的羞澀、膽怯到后來的自信、勇敢;見證了他們在體育場上揮灑汗水,享受運動的樂趣;見證了他們因為一個小小的進步而露出的燦爛笑容。這些畫面將成為彼此人生中最寶貴的記憶之一,在心底閃爍著溫暖的光芒。同時,志愿者們也收獲了自我成長。在支教過程中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學生溝通、如何處理教學中的突發情況、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無限的可能。
支教生活轉瞬即逝,但體育課給孩子們帶來的影響卻是深遠而持久的。它不僅讓孩子們在身體上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更在心靈上種下了希望和夢想的種子。這場關于體育、夢想與成長的支教之旅雖然告一段落,但志愿者們與孩子們之間的情誼卻將永遠延續下去。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支教志愿者能夠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為鄉村的孩子們帶去更多的知識和關愛。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共同為鄉村的教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守護那一份純真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