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7月15日電(通訊員閆熙曼、宋燕)“嘿!哈!”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聲音,拉開了演講與口才課程的序幕。南京財經大學營銷與物流管理學院“螢光”支教團隊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花園鎮劉李學校開展了為期十天的支教活動,與孩子們進行心與心的交談,帶領孩子們感受語言的魅力,在閱讀文字間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品讀詩句中感受詩人傳達的情感,在豐富的演講形式中體會多彩的人生。
作為一門極具特色的藝術類課程,演講與口才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和可愛幽默的老師,讓孩子們真正愛上了口語表達。一張張稚嫩的笑臉、一雙雙高舉的雙手、一次次大聲地朗誦、一陣陣浪花般地掌聲,老師們不僅從孩子們的身上感受到了青春與活力,更感受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d/file/3f3a7782bad15bc9d18a631438ebb90e.jpg)
圖為演講課堂上學生認真聽講的畫面,通訊員 姚文靜供圖
踏入文字的海洋,感受語言的多變。通過語調的高低、聲音的粗細、語句的停頓,帶領孩子們再次重溫《黃鶴樓》中“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空寂,再次重溫《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詩人對于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孩子們稚嫩又生動的聲音中回到詩人筆下的鄉村,感受那一刻的閑適和靜謐;在同學們強有力的聲音中回到詩人筆下的戰場,感受戰爭的殘酷和將士們的勇敢。用聲音展現自我,用聲音表達想法,用聲音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d/file/97e9c47d8614801a1673bd14b9f41917.jpg)
圖為演講老師講解朗誦技巧,通訊員 閆熙曼供圖
開展口部操訓練,感受口腔的閉合。從唇部練習到舌部練習再到腹部練習,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張開嘴巴,感受口腔在開閉之間的變換;舌頭在嘴間轉動,感受舌頭的靈活變動;發出“p”的聲音,感受從口中噴出的氣流。為了增添口部操練習的趣味性,“嘿哈”練習增添了游戲環節,它巧妙地與同學們熟知的《西游記》中的人物結合,在老師說出“孫悟空”三個字時,他們立即喊出“嘿”,“嘿!哈!嘿哈”一陣陣此起彼伏的聲音響徹在教室中。在口部操訓練中,同學們與支教老師密切配合,奏響了一曲擲地有聲的歌曲。
![](/d/file/193c6b7a5522774a26aa30aa20cc9d0c.jpg)
圖為演講課學生練習“嘿哈”的畫面,通訊員 閆熙曼供圖
品味多樣演講形式,全方位鍛煉口才。朗誦詩歌、繞口令、新聞聯播主持、體育解說……課堂形式豐富多彩,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圍繞詳盡的介紹和多角度的啟迪,有效緩解了學生“不敢發言、羞于舉手、內容空泛”等問題,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做到“不怯場、大膽發言、言之有物”。
老師們寓教于樂,將課程與游戲結合,將學習轉變為課堂小挑戰,不斷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知識的浸染,在趣味中鍛煉表達能力。聆聽著同學們抑揚頓挫的妙語,演講與口才課程讓同學們釋放自己的天性,感受語言的魅力,了解自己的同時更了解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