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學院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號召,我們湖北恩施學院醫學部“陽光彩虹小斑馬志愿服務隊”開展了“三下鄉”行動之鄉村教育煥新顏。響應國家號召,深入鄉村地區,開展了一系列“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帶到鄉村,為鄉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我系指導老師李陽的指導下,來到湖北省恩施市七里中學開展為期十五天的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團隊成員們的大合照
“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從學校出發,前往恩施市七里中學。出征儀式上,隊員們高舉隊旗,活動拉開序幕。帶隊老師向同學們提出幾點要求,他勉勵大家把握好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感受教育的變化與發展,在活動中不怕吃苦,樂于奉獻,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志愿者教授傳統文化
在支教過程中,隊員們充分發揮自身特長,認真備課,力求將每一堂課都上得生動有趣。他們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激發孩子們學習普通話的興趣,糾正發音,提高表達能力。同時,他們還結合三角巖村的土家族民族文化,開展傳統文化課程,組織誦讀紅色經典活動,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這些特色課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在潛移默化中滋養了他們的身心,厚植了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文化自信
志愿者授課
在這間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我們的志愿者正以他專業的姿態站在講臺前,目光炯炯有神地掃視著每一位學生,他的話語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對知識的尊重與熱愛,深深地吸引著臺下所有學生的注意。學生們整齊地坐在各自的課桌前,身體前傾,眼神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全神貫注地聆聽著老師的講解,仿佛整個世界都靜止在了這一刻,只剩下知識的傳遞與接收。整個教室彌漫著一種莊重而又不失溫馨的學習氛圍,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知識的芬芳。在這里,每一名大學生志愿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教育的熱愛與尊重,共同編織著一段段關于成長與夢想的美好記憶。
同學們一起制作酸梅湯
志愿者們精心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親手制作傳統解暑飲品一一酸梅湯。他們提前準備好了新鮮采摘的烏梅、山楂、甘草等天然食材,這些食材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散發著淡淡的果香與草本的清新。活動現場,志愿者們耐心地向圍觀的同學們介紹酸梅湯的歷史由來、健康益處以及制作流程,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同學們在志愿者的帶領下,紛紛卷起袖子,躍躍欲試。他們有的負責清洗食材,水流在指尖跳躍,帶走了一身的暑氣;有的則小心翼翼地稱量、調配,確保每一份酸梅湯都能達到最佳口感,還有的同學則負責熬制,爐火跳躍,映照著他們專注而興奮的臉龐。整個過程中,歡聲笑語不斷,空氣中不僅彌漫著酸梅湯的酸甜香氣,更充滿了團隊合作與分享的快樂。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鍋鍋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酸梅湯終于熬制完成。志愿者們將一碗碗冰鎮后的酸梅湯遞到同學們手中,那清涼的液體滑入喉嚨,瞬間驅散了周身的炎熱與疲憊,留下的只有滿滿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同學們紛紛表示,這不僅是一杯解暑的飲品,更是一份來自心底的清涼與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與力量。滑入喉嚨,瞬間驅散了周身的炎熱與疲憊,留下的只有滿滿的幸福感與滿足感。同學們紛紛表示,這不僅是一杯解暑的飲品,更是一份來自心底的清涼與關懷,讓他們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與力量。這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學會了制作傳統飲品,更在炎炎夏日里為他們帶來了一份難得的清涼與樂趣,同時也加深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而志愿者們的無私奉獻與熱情付出,更是成為了這個夏天最動人的風景線。
志愿者們教授完防溺水教育科后與老師同學們的合照
來自醫學部的志愿者們精心準備了豐富的教育材料,包括圖文并茂的展板、生動的視頻資料以及互動問答環節。他們首先向同學們強調了防溺水的重要性,用真實案例和數據揭示了溺水事故的嚴重后果,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防溺水知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隨后,志愿者們詳細講解了防溺水的具體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他們介紹了游泳前的熱身運動、如何選擇安全的游泳場所、識別危險水域的標志以及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應對措施。在講解過程中,志愿者們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模擬演示和現場指導,讓同學們更加直觀地了解防溺水的知識和技能。
為了讓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志愿者們還設計了多個互動環節。他們組織同學們進行了一場模擬救援演練,讓同學們在模擬的溺水場景中親身體驗救援過程,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救生器材、如何有效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能。此外,志愿者們還設置了知識問答環節,通過提問和搶答的方式,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整個活動過程中,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他們不僅學到了實用的防溺水。
這些“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鄉村地區的孩子們帶去了優質的教育資源,拓寬了他們的視野,也讓大學生志愿者們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增長了才干。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春的意義和價值,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春無悔,奉獻最美。讓我們為這些青春的身影點贊,期待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發光發熱,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指導老師:李陽;團隊成員:劉震毅、周雨星、江廉政、魏駿揚、鄧镕興、顏文俊、鄧子坤、蒙柳仙、刑聰月、苗旗、潘沁、唐博)
圖片來源:鄧镕興、鄧子坤、苗旗
責任編輯:顏文俊 校對:周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