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被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工具、物品、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些文化形式對于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和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理解和傳播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激發青年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責任感,2024年7月8日至18日,桂林學院“古韻新行•非遺青春團”前往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開展“千年侗布情,民族團結夢——鄉約秘境三江,傳承非遺文化”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團隊成員合照
三江地區以其豐富的侗族文化和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聞名,是探索和學習侗族文化的理想地點。實踐團隊通過參觀博物館、與當地傳承人交談、走訪當地百年老人和親身實踐體驗詳細地了解了侗布的歷史與制作過程。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博物館照片
![](/d/file/600c9f86b48825ade996780e69de7006.jpg)
圖為團隊成員與當地傳承人交談
![](/d/file/2c5639feb1f0e0786e1ad834fc8fbf2c.jpg)
圖為團隊成員走訪百年老人
![](/d/file/5ba9d684d291d6cbf92caad1cee91d53.jpg)
圖為團隊成員體驗侗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