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對青年大學生的要求,安徽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鄉赴蕪湖“三鏈共建,破繭蝶變”鄉村振興本科生實踐團隊于7月8日至7月15日在陶辛鎮開展了經濟調研、志愿服務、水樣采集與檢測以及習近平生態文明宣講等多項活動。實踐中展現出在黨的帶領下,不僅是陶辛鎮,更包括祖國千千萬萬的山河都日新月異,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祖國的面貌今非昔比。
(團隊在陶辛鎮的合照)
團隊首先進行了對陶辛鎮的水質檢測活動。于7月8日至9日期間,團隊到達陶辛鎮,在當地政府環保負責人宋軍強的幫助下完成了水樣的采集工作。在去往采樣點的途中,在陶辛鎮政府環保負責人宋軍強的介紹下,團隊成員也了解到許陶辛鎮的概況。團隊順利完成了四個水樣點的采樣工作,并為后續水樣各項指標的監測做準備。
在水樣采集后團隊協同政府工作人員前往陶辛鎮村落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陶辛鎮農業生產上以水稻、油菜為主,積極引進、推廣蓮子產業,2023年新增荷花種植面積4400畝。全村蔬菜復種面積達1700畝,年銷售收入182萬元。陶辛水韻旅游區全年吸引游客60萬人次。
為進一步了解陶辛鎮當地經濟發展狀況,以更好地提出相應農業污染源防控政策,在7月8日至9日期間,團隊宣傳組領導團隊對陶辛鎮村民進行采訪,與居民深入交流。深入了解民眾對現代生活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許。
(團隊成員對當地居民進行采訪)
為響應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的號召,向民眾普及相關的環保知識,團隊在陶辛鎮的景區鄉鎮開展了許多宣傳活動。7月9日到11日,通過發傳單的方式向當地居民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當地民眾熱情回應,并與團隊深入交流當地的生態文明環境的發展歷程。與此同時,團隊成員赴陶辛水韻景區進行線下習近平生態文明宣講,在宣講中,團隊向游客群眾進一步宣傳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普及環保思想,提高了民眾對環保概念的認識。
(團隊成員對當地居民進行宣傳)
團隊于7月13日、14日在實驗室中對采集的水樣用專業的儀器進行測定。其中指標包括各形態氮含量、pH酸堿度。團隊成員統計現場測定PH、色度等基本參數。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實驗人員配制標準溶液,并繪制標準曲線繪制,再對采集到的水樣分別進行預處理,經過特定的化學反應,最后采用分光光度計對樣品分別在220、275nm處的吸光度進行測定,與標準溶液比對測出水樣氮含量。
實驗指標顯示:在荷花池附近的取得水樣狀況較其他三個水樣狀況更為良好。說明荷花的種植為陶辛鎮改善經濟的同時,也改善了當地水質條件。
(團隊成員在實驗室進行實驗)
通過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鍛煉了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總書記曾強調我們青年大學生既是鄉村振興各類人才梯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大學生融入鄉村振興,既有利于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在廣闊的鄉村建功立業,也有利于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