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培養青年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7月9日至11日,安徽師范大學生環學院赴蕪湖市陶辛鎮“三鏈共建,破繭蝶變”鄉村振興本科生實踐團隊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宣講。
7月9日,團隊成員們準時集合,在景區入口,團隊成員向進出的游客分發傳單,耐心講解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傳單上圖文并茂地展示了生態文明思想的相關知識,引起了游客們的濃厚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遇到了一位熱心的奶奶。奶奶雖然年事已高,但對環保事業充滿熱情。她仔細聽取了團隊成員的講解,認真翻閱了宣傳資料,并主動詢問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生態文明。團隊成員們對奶奶的問題一一作了解答,并向她表達了由衷的敬意。奶奶表示,她會將學到的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一對正在景區游玩的夫妻也受到了團隊成員們的熱情宣講。夫妻二人對生態環保有著濃厚的興趣,包括當地的一些標志性景觀荷花等等。他們與團隊成員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得知團隊成員們是特地前來進行生態文明宣講時,他們表示非常支持,并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多多舉辦,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團隊向他們宣傳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涵:保護生態環境是民生之本、經濟之基、可持續發展之必要,要堅持綠色發展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減緩環境污染。這對夫妻表示,一定會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的消耗,采取低碳行動。
7月10日至11日,團隊布置宣講場地面向人群。隨后,團隊從習近平生態文明方面,為當地居民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宣講;在環保宣傳方面,團隊為居民做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如垃圾分類的標準、節能低碳、綠色出行等。群眾聽得懂、聽得清、聽得進,黨的理論才能入腦入心。團隊積極探索理論宣講創新模式,深入陶辛鎮田間地頭、集市景點的理論宣講,用“大白話”“家鄉話”等鄉音鄉情展現理論宣講新風貌。
緊接著,團隊具體從“兩山論: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內涵”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發展”四個部分展開宣講,對鄉村居民進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宣講和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提升環境保護意識,從根本上為提升國民素質獻一份力。
宣講活動最后,團隊整裝返程。此次宣講活動不僅提升了鄉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更加深了本團隊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理解。
至此,生環學院赴蕪湖市陶辛鎮“三鏈共建,破繭蝶變”鄉村振興本科生實踐團隊開展生態環保宣講活動圓滿結束。通過此次社會實踐,隊員們更加了解黨和國家為鄉村振興擘畫的宏偉藍圖,在學思踐悟中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