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長達兩個月的“七彩童心云上支教”的特色三下鄉活動。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曾無數次設想教育的邊界在哪里,科技的浪潮又能將我們帶向何方。而在這個特殊的暑假,我迎來了一段別開生面的支教經歷——云上授課。它不僅打破了空間的局限,更讓我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
初涉云上支教,我心中滿是忐忑與期待。記得第一次登錄線上教室,屏幕那頭是一張張稚嫩的面孔,他們來自我國的不同地區,有的在山村,有的在城市。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它讓千里之外的學生能夠同上一堂課,共享知識的甘露。
第一堂課,我講授的是《古詩十九首》。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體會古人的意境,我特意制作了精美的PPT,配上了古典音樂。當我在屏幕前抑揚頓挫地朗誦“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時,仿佛穿越了時空,與千年前的詩人對話。屏幕那頭的學生們也瞪大了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著,仿佛被這美妙的詩篇所吸引。
然而,云上授課并非一帆風順。有一次,我在講解一道數學題時,發現一個學生在評論區提問:“老師,為什么我的答案和你不一樣?”我仔細檢查了他的解題過程,發現他在計算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小錯誤。于是,我立刻調整教學策略,針對這個錯誤進行詳細講解。沒想到,這個小插曲竟然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大家紛紛在評論區討論起這道題目,課堂氛圍異常活躍。
云上支教讓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平等與共享。在這片沒有圍墻的教室里,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他們的每一次提問、每一次思考,都讓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在這場跨越時空的教育奇遇中,我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和學生一起探索、一起成長的伙伴。
有一次,在云端課堂中,我遇到了一個特別的學生小華。他來自偏遠的山區,網絡信號時斷時續,但他對知識的渴望卻從未間斷。在一次討論中,他分享了自己對著一篇課文的獨到見解,那份深刻與敏銳讓我驚嘆。在那一刻,我意識到云上支教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挖掘和激發學生潛能的過程。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和學生們在云端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連接。我們分享彼此的生活點滴,討論學術問題,也在重要的日子里互相祝福。盡管相隔千里,但那份關愛與陪伴卻如同近在咫尺。云上支教的經歷,讓我對自己的教師身份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意識到,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教授知識,更要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引導他們成長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在結束那段云上支教的日子時,我收到了許多學生的感謝信。那些字里行間的真摯情感,讓我熱淚盈眶。我明白,這段跨越時空的教育奇遇,不僅僅是我帶給學生們知識的過程,更是我們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過程。未來的路還很長,教育的形式也許還會發生更多變化。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始終懷揣著對教育的熱愛與敬畏,無論在云端還是實地,都能為學生種下希望的種子,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云上支教,是一場奇遇,更是一次深刻的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我收獲了成長,也收獲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與滿足。如今,盡管云上支教的旅程已經告一段落,但它留下的印記卻深深烙在心中。我堅信,無論教育的舞臺如何變換,我們作為引路人的使命不會改變。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攜手我的學生們,共同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用教育點亮心靈,用智慧開啟未來。讓我們攜手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書寫屬于我們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