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航學子三下鄉:為呵護“一江清水兩岸青山”凝聚青春力量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的重大方略要求和對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7月7日-10日,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漓江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團隊踏上了深入桂林漓江流域的實地探訪與環保宣講之旅。
此次活動旨在全方位了解漓江生態環境的現狀、保護措施及其成效,并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與路徑。實踐團隊通過細致的實地考察,親身體驗了漓江的自然之美與生態之韻。同時實踐團隊也積極向周邊群眾宣傳生態環保知識,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
通過與當地居民和環保工作者的深入訪談,團隊深入了解了近年來漓江生態環境建設所取得的顯著成果,為未來的漓江生態文明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示。(通訊員 霍敏妮)
圖為團隊成員訪談解放橋下垂釣者對近年來漓江水質變化的感受。 張思媚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訪談當地居民對漓江多年來變化的看法。 謝文文 供圖
阿姨認為,政府增加財政支持,在漓江邊多修建棧道,這不僅能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觀光路徑,還能減少游客對自然景觀的踐踏,保護漓江邊的生態環境。阿姨還特別提到了河道上漂浮物的問題。她希望政府能多派些工作人民,定期打撈河道上的漂浮物,保持漓江的清潔與美麗。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漓江的旅游形象,也是保護水資源、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
圖為在漓江邊釣魚四五十年的垂釣愛好者。 霍敏妮 供圖
爺爺表示,他今年已經七十有余,親眼見證了漓江多年來的環境治理變化,從過去的普普通通到現在的山綠、水清、天藍、岸美,魚肥,漓江處處展新顏,也彰顯了國家的日益繁榮富強。
圖為團隊成員在漓江邊為居民宣講生態保護知識。 楊嘉琪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在漓江邊派發調查問卷。 楊嘉琪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訪談路人。 張思媚 供圖
爺爺表示,他是曾經的抗戰老兵,深知歷史的重量和國家的不易,他非常支持大學生走出校園多了解歷史,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說,看到如今桂林的山水依舊秀美,城市日新月異,他衷心希望未來的桂林居民生活能夠更加欣欣向榮。這不僅是對物質生活的期盼,更是對精神文化富足、社會和諧進步的深切愿望。
圖為團隊成員合影。 張思媚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