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學學生會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實踐服務團赴第三師、第十四師開展黨史宣講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石河子大學學生會組建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實踐服務團前往第三師49團、第十四師一牧場等地開展黨史宣講,為推動全黨全社會學好黨史、用好黨史貢獻青春力量。
“學習黨史,就是要從這部偉大歷史中受到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育。”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期間,石河子大學學生會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實踐服務團與大學生國旗護衛隊、大學生藝術團、碩博實踐團等組織協同配合、高效合作,抓住了黨史學習教育自身的特點與規律。在黨史宣講的內容、形式、方法上因地制宜地進行創新,增強了黨史宣講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在實踐中充分展現了石大學子昂揚奮進的風貌與擔當。
圖為實踐團成員聯合大學生國旗護衛隊開展理論宣講(劉佳惠 攝)
。ㄒ唬┬凶叩牟┪镳^:內容上引入尋訪故事,循跡紅色文化的源頭活水 團隊充分挖掘當地紅色資源,參觀了新疆屯墾歷史博物館、千年屯墾文化體驗中心、知青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尋訪戍邊老軍墾、西部計劃志愿者、脫貧致富先進職工,傾聽他們的紅色故事。實踐團成員成為“行走的博物館”,將生動的故事、鮮活的事例帶給職工群眾們,讓他們切身感受紅色記憶與精神遺產的魅力。
圖為實踐團成員和老兵進行交談(李東陽 攝)
。ǘ┨厣拇笪枧_:形式上發揮藝術特長,厚植有聲有色的精神沃土 團隊成員發揮專業本領,制作紅色文化精美視頻、排演黨史主題紅色情景劇,通過領唱經典紅歌、共誦主題詩歌的形式帶領職工群眾們有聲有色地學習黨不懈奮斗、不怕犧牲、理論探索、為民造福、自身建設的光輝歷史。
圖為實踐團成員開展黨史理論宣講(張傲唯 攝)
(三)流動的小講堂:方法上走進田間地頭,開拓創新理論的基層陣地 團隊把理論宣講帶到田間地頭,發揚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在黨群服務中心,他們邀請西部計劃志愿者們共同開展“傳承紅色精神”主題學習活動;在教育關愛課堂,他們引導小朋友誦讀《論黨的青年工作》等書目;在愛心義診現場,他們協助碩博團解讀惠民政策、宣傳生產安全。入戶走訪、便民服務,從家長里短到鄉村振興,團隊將理論課堂搬到了文化廣場、商業小街、社區書屋,把黨的創新理論化為綿綿細雨,浸潤在尋常百姓的家家戶戶。
圖為團隊成員帶領小朋友誦讀(劉佳惠 攝)
團隊成員張傲唯認為開展黨史宣講,也是一種很好的自我學習教育:“為了讓黨史宣講更加生動、更加貼切群眾生活,我們要將參觀的紅色紀念館、尋訪的紅色故事進行整理加工,通過各種有趣的形式呈現給職工群眾們,雖然從好奇參觀到熟練講述的過程是困難曲折的,但我們也在進一步深化了對于黨百年歷史的認識,深刻領悟了偉大的建黨精神。”
第十四師一牧場五連連長麥提圖爾蓀·麥提庫爾班非常認可黨史宣講的效果:“我們這里大多是少數民族職工群眾,大學生們主動在黨史宣講中加入國語培訓內容,帶著大家學習黨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日常生活用語。職工群眾們在了解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的同時也鞏固了國語學習成果,黨史宣講成效顯著。”
據悉,石河子大學學生會黨史學習教育社會實踐服務團將繼續前往第二師31團、第八師、第十四師47團等地開展黨史宣講。他們是初來乍到的參觀者,也是心懷赤誠的講述者,更是挺膺擔當的踐行者。他們將繼續用令人動容的小故事講述黨的百年輝煌歷程,用新時代的生動實踐闡釋偉大建黨精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文字:王好乾 張冰凝 徐志成 周凱樂 鄭芷萱 花瑞
圖片:劉佳惠 李東陽 張傲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