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探索現代農業新路徑 走訪大田托管自種區
作者:范章悅 劉國宸 馬永超
7月15日,山東理工大學“春風拂柳”實踐團在新泰市汶南鎮洼子村展開走訪大田托管自種區,深入了解農業生產情況,探索現代農業新路徑。
實踐團成員來到大田托管自種區,即新型農業經營模式的試驗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縮影。整齊劃一的田塊,先進的灌溉系統,以及高效運作的機械化設備,無不展示著現代農業的魅力。在自種區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們進行實地考察。
![](/d/file/0f8f1b5d5e2d7cd8ac54f590ea455693.jpg)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察作物生長狀況
首先看到的是廣闊地玉米地,無人機在空中盤旋,精準施肥、噴藥,大大提高作業效率和質量。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大田托管模式通過集中管理、規模經營,有效解決傳統小農戶面臨的勞動力短缺、技術落后等問題。
![](/d/file/dec3928acb2f3ea74338ffeafb7637a9.jpg)
圖為實踐團成員走訪大田托管自種區
在參觀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還注意到,自種區采用智能化的監控系統,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等數據,科學調控作物生長環境。此外,通過大數據分析,還能預測病蟲害發生趨勢,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減少農藥使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d/file/cbd5a897de374bb21aa6b7c87740d466.jpg)
圖為實踐團成員調研大田托管試驗區
大田托管不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帶動周邊農民增收。大田托管模式通常由專業的農業企業或合作社運營,擁有更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農民將土地托管給這些機構后,不僅可以獲得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而且可以通過參與農業生產和管理工作獲得勞動報酬。這種模式有助于提高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
通過走訪,實踐團成員們了解到,傳統的個體農業生產往往需要農民投入大量的體力和時間。而在大田托管模式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耕種、灌溉、施肥、收割等工作通常采用機械化操作,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大田托管模式的成功在于整合資源、創新技術和管理方式,使得農業生產更加集約化、智能化。這種模式對于推動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走訪讓大學生們深刻體會到現代農業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潛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有責任也有義務關注和支持農業現代化建設,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為推動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鄉村振興不只是農民的事業,也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希望通過本次走訪調研活動,能夠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業領域的發展,投身到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能夠為祖國的農業事業注入更多青春活力,共同書寫現代農業的新篇章,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