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福建省聽力障礙兒童生存發展情況,體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感受特殊教育普惠發展現狀,7月11日上午,福建師范大學“尋聲”實踐隊到達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以下簡稱“省殘聯”)開展調研采訪活動。
實踐隊隊員圍繞聽障兒童康復條件與困境、特殊兒童教育幫扶現狀、制度優勢與實施情況三個方面展開調查。在與省殘聯機關康復部吳秋蘭女士的深入探討中了解了福建省在殘疾人教育、就業、康復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聽力障礙兒童康復情況持續向好的趨勢。據介紹,福建省通過實施一系列救助項目,如人工耳蝸救助計劃、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等,為聽力障礙兒童提供了更加全面、專業的服務。同時,政府積極推動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聽力障礙兒童事業,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良好局面。吳秋蘭女士表示:“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省聽力障礙兒童數量逐年下降,康復情況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聽力障礙兒童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康復服務,他們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d/file/cc5baa884cc9e11ea215eef9dc2cd2d6.jpg)
省殘聯教育就業部二級調研員游水平先生接受了實踐隊員的采訪,他詳細地介紹了近年來福建省特殊教育發展情況,實踐隊員了解到,在推動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福建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六措并舉,加快健全特殊教育體系,在“抓統籌”上下功夫,“建體系”上做文章,“強保障”上使勁力,“促免費”上求突破,“壯隊伍”上謀長遠,“謀創新”上動真格。實踐隊員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堅定了以實際行動踐行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責任,為打造更加美好、平等的社會而不斷奮斗的決心。
對于實踐隊員近日開展的特殊教育支教活動,省殘聯表示鼓勵與支持,隊員們在和省殘聯工作人員的親切交流中明白:即使帶來的是“小變化”,也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大溫暖”。青年學生更需要發揮自己的才能,為人民、為社會做貢獻。
![](/d/file/3f81ce3486d6db867d23742b5d58349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