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文化 賡續精神血脈
發布時間:2024-07-14 閱讀:
知行并進,躬行實踐;力學篤行,履踐致遠。近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拾遺”志愿服務隊結束了在咸寧市通山縣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山木雕”的實踐調研。
本次調研由參觀非遺館和動手實踐兩個部分組成。首先是參觀非遺館了解歷史與基礎,隊員們需要了解木雕的歷史背景和基本知識,參觀能夠讓人近距離接觸木雕作品,感受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木雕作品不僅在造型上優美,工藝上精湛,而且在題材內容上豐富多樣,涵蓋了人物、山水、花鳥等多種元素。這種參觀體驗有助于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力。木雕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參觀木雕非遺館有助于增強隊員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在實踐中老師介紹木雕的發展歷史、雕刻技藝要點及安全注意事項等。理論與實踐結合,在學習過程中,隊員們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需要通過實際操作來鞏固所學內容。本次實踐創設了一體化學習與工作情境,實現了行動導向典型任務學習,在經驗豐富的傳承人的指導下進行學習,木雕制作技藝的傳承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既要傳承傳統技法和紋飾,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在實踐中,隊員們被鼓勵大膽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木雕藝術。
木雕作為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學習和傳承木雕技藝,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木雕不僅局限于一門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形式。它要求創作者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對細節的熱愛以及高超的審美能力。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可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和創造力。木雕創作是一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耐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創作者可以體驗到內心的平靜和專注,從而達到一種心靈上的凈化和提升。但學習木雕也是一個漫長且充滿挑戰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和積累經驗,才能逐漸掌握這項技藝。因此,堅持和毅力是成功的關鍵。
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技術不僅能夠讓我們掌握一項獨特的技藝,還能讓我們在精神和文化層面上得到深刻的熏陶和提升。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傳承這一古老而美麗的藝術形式。學習木雕技術對于教育和文化傳播也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學校通過開展木雕技能培訓,幫助學生提高美學修養和雕刻技術。展示和分享木雕作品,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從而增強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在老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個人的刻苦鉆研下,每位隊員都充分了解了“通山木雕”的內涵,同時也收獲了自己滿意的作品,豐富個人的文化素養和技能,還能為社會的文化傳承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作者:方小夢 來源:原創
社會實踐推薦
- 傳承非遺文化 賡續精神血脈
- 近日,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拾遺”志愿服務隊結束了在咸寧市通山縣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山木雕”的實踐調研。
- 07-14
- 以愛灌溉,靜待花開
- 陽光斑駁灑滿校園,我滿懷憧憬步入教室。孩子們純真的笑聲與問候,讓我深感支教的價值與幸福。語文課上,我們以“我的朋友圈”為主題繪
- 07-14
- 紅色宣講進企業,共筑發展新篇章
- 2024年7月14日,安徽師范大學“三下鄉”暑期實踐團隊在安徽春華谷研學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第一次紅色宣講進企業。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