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照耀初心,實踐鑄就未來
7月7日,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前往長沙市開展調研。在深入調研預制菜行業的同時,團隊成員始終不忘初心,牢記歷史使命。當日下午,團隊成員踏上了長沙黨史館的紅色之旅,共同感受歷史厚度,汲取精神力量。
歷史銘記:不忘初心,信仰傳承
長沙黨史館全稱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位于長沙市八一路538號。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展陳面積6700平方米。館內有“長島人歌動地詩”——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陳列、“湘區豐碑”專題陳列、毛澤東詩詞對聯書法藝術碑廊等景點,全面系統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長沙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和領導長沙人民取得繁榮發展的偉大歷史成就。
藝術碑廊:激揚文字,揮斥方遒
團隊一行人踏入了一個充滿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的地方,它宛如一條歷史長河,靜靜訴說著毛澤東同志的革命光輝歲月。沿著碑廊緩步向前,隊員們停下腳步,圍聚在一幅幅書法作品前,“獨立寒秋,湘江北去……”熟悉的詩詞似是喚醒了沉睡的澎湃,振奮人心。“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透過蒼勁有力的文字,團隊成員仿佛看到了青年毛澤東求學時不畏艱難、奮發圖強的豪情壯志。
圖 1 團隊成員學習毛澤東同志文學作品
圖 2 毛澤東同志書法作品
星城記憶:浴血奮斗,逐夢前行
陳列館莊重肅穆,將隊員們的思緒拉回到一百多年前的中國,隨著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湖南人的奮斗精神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班可愛可敬的青年身上復活了”。
蒼茫大地主沉浮,崢嶸歲月鑄豐碑,展品“陳望道譯作《共產黨宣言》” “粵漢鐵路總工會會員證”靜靜地向隊員們“訴說”早期黨組織建立的艱苦卓絕和黨領導工人運動的風起云涌。從毛澤東同志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到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長沙地方黨組織領導武裝力量堅持三年游擊戰爭,從九一八事變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到徐特立等同志領導長沙人民同仇敵愾抵御外侮,團隊成員看到了在這篇熱土上“紅旗卷起農奴戟,抗日救亡垂青史”的壯麗篇章。
圖 3 團隊成員參觀長沙黨史陳列館
歷經了跌宕起伏的如歌歲月,長沙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激情進發中曲折前進,各級黨組織在艱辛探索中砥礪前行。劉少奇同志在長沙農村調查的情景復現和雷鋒同志一顆螺絲釘的故事,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一代代黨員同志將自己無私奉獻給國家和人民,才有了長沙市高歌猛進奔小康的可能,才有了當今中國繁榮富強的昌盛。
圖 4 劉少奇同志在長沙農村調查
圖 5 雷鋒同志一顆螺絲釘的故事
共鑄未來:勇于擔當,敢于創新
站在這片孕育了無數革命先驅與光輝事跡的土地上,每一幅珍貴的歷史圖片、每一件承載著厚重記憶的革命文物,都在無聲地訴說著中國共產黨在長沙乃至全國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在這里,團隊成員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奮斗精神。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當代青年應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畏艱難困苦,前赴后繼努力奮斗,勇于擔當,敢于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書寫屬于這一代人的輝煌!
圖 6 團隊成員在黨史陳列館前合影留念
文:章彩玲 劉婧儀
圖:徐浩桐 李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