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張家口7月24日電(通訊員 車佳)葡萄酒學院赴河北開展葡萄酒產業綠色發展調研實踐團走進河北懷來產區的標桿性企業——中糧桑干酒莊,開展了一場以"綠色發展與社會實踐"為主題的深度研學活動。在這座融合了現代科技與歷史積淀的酒莊里,學子們不僅近距離感受了葡萄酒產業的綠色脈動,更觸摸到了中國葡萄酒工業發展的厚重年輪。
一、智慧農業:科技賦能綠色釀造
步入桑干酒莊的葡萄園,隊員們首先被其先進的綠色種植體系所震撼。懷來產區獨特的半大陸性氣候,配合適中的雨水與充足的光照,為雷司令等優質葡萄品種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而酒莊采用的短枝修剪等科學栽培技術,則精準調控著葡萄樹的生長節奏與果實品質。
"我們實現了從'經驗種植'向'數據種植'的跨越。"酒莊技術人員向學子們介紹道。通過部署智慧農業監測系統,桑干酒莊實時采集土壤水勢、養分狀況及微氣候等關鍵數據,構建起數字化葡萄園管理網絡。更令人驚嘆的是,其引進的以色列智能滴灌設備,在物聯網系統的精準調控下,實現了高達40%的節水效率,將水資源利用提升到全新水平。
在綠色安全領域,酒莊嚴格執行國家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的16道質量管控流程。從農藥使用的嚴格限制,到每批次葡萄的農殘檢測,一套完整的追溯體系確保了原料的安全純凈。"綠色釀造的第一公里,就在這片葡萄園里。"一位參與質檢實習的學生深有感觸。
二、酒瓶筑史:1978只酒杯映照時代榮光
在酒莊的標志性建筑——由10000只回收酒瓶構建的展示中心內,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抬頭仰望,1978只晶瑩酒杯懸于穹頂,象征著酒莊誕生的年份,也記錄著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時代足跡。
展館內,泛黃的設計圖紙、建廠初年的珍稀酒樣、為北京奧運會特別定制的紀念酒款……一件件展品串聯起桑干酒莊四十余年的發展脈絡。學生們駐足于傳統起泡酒車間,觀摩著沿用古法的瓶中二次發酵工藝,感受著現代科技與古老技藝的和諧共鳴。每一瓶酒都是歷史的載體。從滿足國宴需求,到成為國際賽事指定用酒,桑干的發展史也是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的縮影。"
三、產學共鳴:綠色理念照進未來之路
此次深度探訪為葡萄酒學子們架起了連接課堂與產業的橋梁。過去只在教科書上讀到精準農業的概念,今天終于見到了它落地的樣子。在起泡酒車間,學生們詳細記錄了溫度控制對酒精度發展的影響;在檢測中心,他們親手操作農殘快檢設備,實踐質量控制流程。桑干的綠色發展不是孤立的技術升級,而是從土壤到餐桌的系統性革命。其智慧農業模式、循環利用理念(如酒瓶建筑)和質量控制體系,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綠色樣本。"
這場浸潤著酒香與歷史的探訪,不僅讓年輕學子觸摸到產業的綠色脈動,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傳承與創新的種子。當科技之光遇見歷史沉淀,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正由這樣一次次的實踐探索中,變得愈發清晰而堅實。
(葡萄酒學院赴河北開展葡萄酒產業綠色發展調研實踐團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