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國家語言文字政策,近日,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經緯拾光”實踐隊于河南省南陽市唐河金橋學校開展普通話推廣專項行動。實踐隊通過創新課程設計、方言難點攻堅、情景實踐應用三大模塊,著力提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積極營造文明和諧的校園語言環境。
實踐隊隊員辛靜微以“普通話的意義”為主題,深入闡釋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在消除溝通障礙、促進社會交往中的基礎性作用。課堂上,學生們通過對比方言與普通話發音差異,直觀體會到語言統一的重要性。學生主動翻查字典核對平翹舌音,在筆記中重點標注“規范發音”等細節。學生初步建立起了“普通話溝通更高效”的認知。

圖一:辛靜微課堂精彩瞬間 陳子越攝
針對豫南方言中普遍存在的平翹舌不分、前后鼻音混淆等發音難點,隊員周晗設計了一套包括繞口令朗讀、“發音小老師”小組競賽和方言故事改編環節等沉浸式糾音方案,依托《阿牛和!、《布和褲》等繞口令競技游戲,引導學生在趣味比拼中積極辨識、反復練習。學生在深度互動中有效克服方言習慣,提升語音規范性。“當學生用普通話改編方言故事時,我意識到語言教育不僅是糾音,更是文化傳承的橋梁。”隊員周晗說道。

圖二:周晗課堂精彩瞬間 艾宇佳攝
為強化實際應用能力,課堂特別設置“校園新聞發言人”模擬環節。每位同學依據主題準備內容登臺,臺下組員則擔任“學生評委”,依照“內容清晰度、聲音洪亮度、儀態端正度”三項標準現場評分。這種“既當表達者,又當評判者”的雙重角色體驗,有效激發了學生規范表達的動力,使規范表達的意識悄然生長于細致的觀察與真誠的反饋中,推動意識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

圖一:周晗課堂精彩瞬間 艾宇佳攝
此次“推廣普通話”專項活動以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將推廣普通話的理念深度融入課堂,有效搭建了普通話學習與應用的實踐平臺。經緯拾光實踐隊將持續探索,將推廣普通話工作常態化、長效化,致力于提升學生語言素養,為促進社會溝通、傳承中華語言文化貢獻青春力量。
通訊員:鄧來露 王麗娜 陳子越 艾宇佳
審讀人:李志雄 劉新星 蔡樂 向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