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鄉村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進一步豐富鄉村留守兒童的假期生活,7月14號,河南工業大學北斗星筑夢團隊在漯河市舞陽縣天邊楊小學開展了以“快樂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針對鄉村孩子課余文化資源相對匱乏的現狀,隊員們設計了讀書會、情景劇演繹、高效學習等多元課程,希望能夠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點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魅力,讓知識的種子在趣味中生根發芽。
讀書會里品書香,文字世界綻芬芳 快樂學習模塊的活動包括“假日讀書會”、“動畫演繹”和“高效學習有方法”三個板塊。讀書會上,隊員們先給孩子們講解閱讀的方法并親自演示如何正確閱讀,利用“封面猜想讀書法”、“目錄推導讀書法”等具體方法來引導孩子們交流正確讀書的心得。隨后,隊員們讓孩子們閱讀自帶的心儀的圖書,鼓勵孩子們用示范的讀書方法,并在閱讀結束后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

圖為孩子們上臺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心目中的好書。成姿錚 供圖
動畫演繹繪本劇,戲里戲外悟真知 為使孩子們能更快進入角色,志愿者播放《魯濱遜漂流記》動畫版本,并就動畫內容設計問題互動,引導孩子們回顧動畫中的相關知識點;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記錄日記、宗教信仰克服孤獨,用28年時間完成從生存到發展的蛻變。這一過程和河南農村大部分家長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的心理產生了共鳴,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克服孤獨感和增強抗逆力。最后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剛剛所學,繼續引導孩子們表演《魯濱遜漂流記》片段,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和感悟。

圖為參加情景劇的小演員。梁文敏 供圖
高效學習有方法,學習效率顯提高 學習方法對于學習效率提高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板塊通過“思維導圖”、“神奇的時間”和“注意力訓練”三個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效率。思維導圖活動以《八種思維圖,教你會學習》微課視頻為基礎,在志愿者的示范和孩子們的實踐過程中教會孩子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神奇的時間活動通過經典的塞滿塑料瓶實驗,告知孩子們從最重要的事情做起,并且不要拖沓;注意力訓練活動通過帶領孩子們做“聽聲音”游戲和“舒爾特方格”等形式,引導孩子們進行注意力訓練。

圖為孩子們專心進行“舒爾特方格”注意力訓練。成姿錚 供圖
“學會學習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在當前這個終身學習型社會構建的大背景下,學會學習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尤為重要。當讀書會的討論聲與《魯濱遜漂流記》的演繹身影在教室交織,我們看見的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學習”本身的重新定義——它不是機械的背誦,而是帶著好奇去探索、帶著思考去聯結、帶著熱情去實踐。支教路上,我們播撒的高效學習方法,終會化作孩子們手中的“船槳”,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既能錨定方向,也敢破浪前行。而這份對學習的熱愛與能力,終將成為跨越山海的力量,讓每個孩子都能像魯濱遜那樣,在成長的島嶼上,憑借智慧與堅持,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在這個過程中,志愿者充分認識到對孩子們進行學習方法教育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自己身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責任感,將會進一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