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之智澆灌童夢沃土,用創新之火點亮社區學堂。7月7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深入鹽城市亭湖區先鋒街道健康路社區,為學齡兒童量身定制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暑期公益學習盛宴。這支充滿活力的青年隊伍,將紅色基因、文化底蘊與趣味實踐熔鑄于一體,通過沉浸式、互動性強的多元課程,有效激發了社區兒童的求知熱情與創造潛能,為炎炎夏日注入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教育清泉,也為社區教育模式的優化升級提供了生動鮮活的青年實踐樣本。
晨間啟智:詩文潤心田,童言探真知
清晨的柔光漫入亭湖區健康路社區活動室,孩子們目光灼灼,靜候知識盛宴的開啟。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的志愿者精心策劃了一場文化探尋之旅,主角定為“詩仙”李白。志愿者以生動語言描繪其攜酒行吟的灑脫與不凡經歷,孩子們沉浸于這詩意的世界,踴躍提問,課堂氛圍活躍。一位小女孩課后興奮地分享:“原來詩句里的天地,比故事書更加遼闊奇妙!”課堂隨后巧妙銜接至圖畫書《井底之蛙》。當斑斕的畫面呈現,所有目光瞬間被鎖定。面對稚嫩的提問:“青蛙為什么不想跳出深井?”志愿者并未簡單回應,而是引導孩子們成為“情節探索者”,在交流與暢想中自主領悟生活的廣闊。知識的火苗既已點燃,更需趣味活動添薪助燃。緊隨而至的“數字接龍”與“音樂座椅”環節,讓活動室成為歡樂的海洋。孩子們在跑跳中揮灑童真,更在緊張的數字接力里磨礪思維。當一名男孩敏捷跨越數字“14”并高舉雙臂時,演算能力已在純粹的歡愉中悄然提升。
創意工坊:妙筆繪童真 實踐悟新知
午后的時光屬于自由奔涌的想象力。藝術創作課堂上,教師雖展示了貓咪與甜筒的圖例,孩子們筆下卻流淌出獨屬自己的奇思妙想:頭戴高禮帽的紳士貓、霓虹旋渦般的冰酪……志愿者深受啟發:珍視與呵護這份天然的童趣,遠比傳授所謂“標準”技法珍貴百倍。課業輔導中,個性化引導處處可見智慧閃光。面對除法難題,教師信手拈來糖果作教具,抽象的數理關系頃刻化為可觸可分的具象。“原來數學也能這么有趣!”孩子眼中困惑的云霧散去,閃爍出驚喜的光芒。語文學習則化身為一場“自然探秘”——為切身感受課文《夏夜多美》的意境,志愿者帶領孩子們走進社區花園,尋覓真實的流螢微光。當那點靈動的綠芒在暮色中倏忽閃現,文字瞬間被賦予了呼吸與生命,孩子們在日記本上鄭重地記錄下這個充滿發現的美好時刻。
紅色傳承:星火耀征程 稚手繪豐碑
歷史情懷的培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圍繞“回首漫漫長征路”主題,志愿者通過飽含深情的敘述與互動問答,再現了紅軍長征那段氣吞山河的壯闊史詩。孩子們深受震撼,紛紛提筆,用純真的色彩描繪心中的英雄形象。一位女孩在畫紙上細膩勾勒出“紅軍戰士無畏攀登雪山”的感人場景,動情地分享:“他們的事跡,比任何驚險故事都更讓我崇敬!”活動臨近尾聲,志愿者們精心設計了“夏日印跡采集”寫作實踐。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在社區中搜尋季節的獨特饋贈。一名男孩高舉尋獲的翠綠西瓜奔回教室,以此為靈感,文思如泉涌,落筆寫下三頁充滿童趣的文字,字里行間滿溢著對生命成長與珍貴的初萌感悟。
暮色收獲:依依贈別情 星火照前路
夕陽的金輝溫柔地鋪滿活動室,依依惜別的時刻悄然而至。孩子們將精心繪制的圖畫和珍愛的貼紙塞進志愿者手中,無言的感激勝過千言萬語。整日活動中,青年學子始終以耐心為舟楫,以妙趣橫生的故事和互動為風帆,引領孩童遨游于知識的碧波,在自主探索中點燃了持久不熄的求知熱情。誠如家長王女士的感言:“孩子回家后,仍滔滔不絕地講述李白的詩行與紅軍長征的壯舉——如此鮮活靈動的教學,真正敲開了他們的心扉。”此次紅心研墨志愿教學團隊的公益之行,不僅為健康路社區的孩子們編織了一幅絢爛多姿的盛夏圖景,更以其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實踐,為社區教育模式的優化升級貢獻了珍貴的青年方案。志愿者們播撒下的智慧星火,必將在更多純凈的心田生根、抽枝、綻放,照亮稚嫩身影通往遼闊未來的成長征途。
(通訊員 沈軼凡)

圖為志愿者在為小朋友們講解。大學生網報通訊員沈軼凡供圖

圖為志愿者和小朋友們合影。大學生網報通訊員沈軼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