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青年學子銘記黨的光輝歷程,厚植愛黨愛國情懷,深入了解鄉村發展,7月19日,在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團縣委和唐河金橋學校的支持下,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經緯拾光”實踐隊圍繞紅色教育和鄉村探訪開展學習實踐。
實踐隊首站來到馮友蘭紀念館。在講解員引領下,隊員們觀看了馮友蘭先生的手稿原件、歷史影像等資料,研讀了包含其“舊邦新命”核心思想的圖文記載,聆聽了對其致力于“真理救國”赤子情懷的生動講述。帶隊老師蔡樂勉勵隊員們學習馮友蘭先生“一生專攻一件事”的決心與堅定,在專業領域沉心深耕。
圖1實踐隊隊員參觀馮友蘭哲學館 趙書勤攝
隨后,實踐隊參觀了唐河革命紀念館。館內,隊員們瞻仰了展示唐河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的浮雕壁畫,閱讀了張星江、吳壽青等革命烈士的生平簡介和英勇事跡,讓隊員們深切體會到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為國為民的初心使命。在唐河縣博物館,從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到見證歷史變遷的文物,隊員們近距離感知了唐河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進一步增強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圖2實踐隊全體成員合影留念 趙書勤攝
圖3實踐隊隊員參觀博物館展品 趙書勤攝
下午,實踐隊深入古村馬振扶鎮前莊,隊員們走在青石板鋪就的街巷,觀察保存相對完好的傳統民居,切身感受了古樸村落的生活氣息與獨特魅力,增進了對唐河鄉村風土人情的理解。緊接著,隊員們前往九龍湖游覽。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沿湖而行,隊員們能感受到生態保護與鄉村發展的和諧統一。
圖4實踐隊隊員探訪古村落 陳子越攝
從追尋哲學大師足跡到緬懷革命先烈,從探尋歷史文物到考察古村新貌,實踐隊的唐河之行,既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課,也是一次深入的田野調研。實踐隊隊員陳子越表示:“唐河的每一處場館與村落,都為青年人理解文化傳承、革命精神與鄉村振興的時代課題提供了鮮活的教材。”未來,實踐隊將繼續秉持初心,在實踐中深化認知,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服務國家發展的實際行動中。
通訊員:王麗娜 趙書勤 陳子越
審讀:李志雄 劉新星 蔡樂 向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