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文化在歲月長河中源遠流長
發布時間:2025-01-20 閱讀:
在海南,“做年”這一獨特的習俗,在當地那別具一格的方言講述中,緩緩鋪展開來。這里的春節,是一場融合了漢族與黎族文化特色的盛大慶典。街頭巷尾,歡快的竹竿舞伴隨著富有節奏的方言呼喊聲,舞者們靈動的身姿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熱情與活力。海南話中關于“做年”的每一個詞匯、每一種表達,都像是一把把鑰匙,打開了通往海島獨特文化世界的大門,讓我領略到了別樣的熱帶風情,感受到了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團隊精心制作的新春方言宣傳視頻和方言語音小卡,是傳統與現代碰撞出的絢爛火花。視頻中,山東話和海南話交織講述春節故事,畫面與鄉音相融,將南北文化差異具象化,使方言的魅力跨越地域界限,吸引著人們去探尋其中奧秘。方言語音小卡更是別出心裁,以二維碼承載方言祝福音頻,年輕人只需輕輕一掃,便能聆聽古老的鄉音,感受方言文化的生動鮮活,為方言傳承注入了青春活力。
在線上,公眾號成為了方言文化傳播的一方沃土。公眾號上的方言知識科普、趣味互動,如同一粒粒文化種子,在讀者心中種下對方言的好奇與熱愛;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的助力,讓中國春節方言文化走向世界舞臺,在國際文化交流的大幕上留下獨特印記。而“山海”方言語料庫的建立,則是為方言傳承筑牢了根基,它收納著兩地珍貴的方言文化資料,成為學術研究與教育的寶庫,確保方言文化在歲月長河中源遠流長。
回顧此次實踐歷程,對我而言,無疑是一次意義非凡、脫胎換骨的成長之旅。初涉實踐時,面對陌生的村民,我滿心羞澀,不知如何開口交流。但隨著實踐的深入,我逐漸克服了內心的緊張與膽怯,學會了用真誠與熱情去打開交流的大門。如今,我已能自如地與當地居民暢談方言文化,傾聽他們的故事,這種溝通能力的極大提升,讓我在人際交往中更加自信從容。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未來,清晰地意識到傳承方言文化的征程漫長而艱巨,肩負的責任重大而深遠。在此次實踐調查中,年輕一代對于方言文化傳承的熱切期盼與積極呼聲,如同一聲聲激昂的號角,時刻在我們耳邊回響,激勵著我們奮勇前行。
作者:劉子嘉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山海春聲,鄉音賀歲社會實踐隊
社會實踐推薦
- 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凝聚中華民族力量
- 馬本齋紀念館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歷史的見證,也是紅色革命精神的代表。為傳承中華民族紅色血脈,在1月20日,曲阜師范大學“傳承紅色基
- 01-20
- 尋跡天寶紅色印記,賡續不朽革命精神
- 為深入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時光筑榮”社會實踐隊隊員聶藝凡于1月15日前往泰安市天寶鎮紅色黨史館開
- 01-19
- 安全永駐心間
- 實踐隊員們開展寒假在家安全宣講活動,為安全保駕護航。
-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