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楊嘉綺、劉佳鑫)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深研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學習繼承革命女紅軍精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赴川陜革命根據地調研女紅軍精神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川陜各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這次活動于7月初正式啟動,團隊整體被分為八個小組,我們小組通過前往漢中、安康各地區圖書館及相關紅色景點深入了解中國革命歷史與紅色文化,查找記錄當地歷史女紅軍的英雄事跡,并為鄉村振興貢獻我們的青春力量
8月中旬,團隊成員赴安康市探尋紅色女紅軍精神,團隊先后前往安康市圖書館、安康烈士陵園和牛蹄嶺戰斗紀念碑。在安康市圖書館,團隊成員先與工作人員取得聯系,了解并詢問了本館與紅軍革命相關的書籍、報紙等相關位置,隨后前往相關區域查詢翻閱。通過仔細查找與和當地人民的交流,我們了解到老紅軍林虹女士的故事。林虹女士1937年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和平年代長期從事鐵路工作,在2013年,年僅94歲的林虹女士委托家人將自己積蓄的2萬元現金捐獻給了當地幼兒園。她的故事令我們感動,她的精神使我們備受鼓舞。隨后團隊成員前往安康烈士陵園和牛蹄嶺戰斗紀念碑,深刻體會緬懷先烈,明白了當前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并決心繼承發揚紅軍精神,為新中國的蓬勃發展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8月末,團隊前往漢中市各地圖書館探尋女紅軍精神。團隊先后去往漢中市圖書館、漢臺區圖書館、南鄭區圖書館等7地圖書館。并與當地工作人員交流采訪,了解紅軍精神在當地的傳承。通過與當地工作人員交流,我們得知紅軍精神一直貫穿于漢中人民的心中,時時刻刻地激勵著每一位漢中人民自強不息、奮勇拼搏。此外,我們還從工作人員口中了解到了女紅軍劉彩鳳的故事,劉彩鳳1935年考入漢中女師。在中共地下組織和社會進步思潮的影響下,思想日漸解放,沖破封建禮教的羈絆,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并于1937年秋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40年春受組織的派遣回到故鄉漢中開展黨的工作,1941年4月4日壯烈犧牲。劉彩鳳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她把青春和生命貢獻給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她的英雄形象如巴山紅梅永放光彩!
隨后,團隊成員前往圖書館相關區域查詢有關女紅軍的相關資料。在一些記載當地女英雄的書籍和報紙中,我們還了解到了紅軍女團長王泉媛、朱仕秀、饒紫云……革命女英雄的光輝事跡。她們的精神感染著我們團隊的每一位成員,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
紅色教育,作為中國革命精神和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對歷史的尊重、對先烈的緬懷以及對未來的啟迪。此次三下鄉活動讓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多少革命英雄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凱歌,他們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后人樹立了榜樣。此外,通過這次超越時空的對話,實踐隊員們不僅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革命的艱辛歷程和偉大成就,而且能夠從中汲取力量,激發愛國情懷,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紅色精神為不竭的力量之源,樹立遠大人生追求與志向,筑造青春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