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懷珠韞玉實踐團”暑期社會實踐項目圓滿完成
發布時間:2024-09-18 閱讀:
為傳承紅色文化、延續延安精神,東南大學“懷珠韞玉”社會實踐團隊于2024年暑期深入延安,探索革命根據地,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取得了優異成果,累計覆蓋人次高達10萬余人。
一、革命精神永不忘
為親身感悟延安精神,“懷珠韞玉”社會實踐團隊跋山涉水,先后尋訪9座舊址,聆聽3場專題教學。從棗園到楊家嶺,再到寶塔山,革命先輩的道路由后人重走,堅定的信仰也被又一次印證。在路途中,實踐團隊不止專注于沉默的遺址,更聚焦于“會說話的歷史”,親身前往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對6位紅軍老戰士開展專題采訪:此外,團隊本著傳承革命精神、弘揚延安文化的理念,順利展開了對延安剪紙傳人高志琴老師、西安交通大學張振教授的專題專訪。“懷珠韞玉”團隊累計整理訪談4萬余字。二、薪火相傳青年志
為切實傳承與弘揚延安精神,團隊成員于歷史悠久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內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微黨課”錄制活動,旨在引領更多青年群體深入探索并學習這段光輝歲月,以網絡形式筑牢傳播革命精神的橋梁。實踐團隊的傳播方式不止于網絡渠道,為確保實踐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實際性、有效性,東大學子前往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與實踐團成員齊唱校歌,重溫革命歲月;革命精神的課堂也被實踐團隊從學校延伸至社會,團隊成員共赴張思德同志紀念杯,朗誦《為人民服務》,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三、乘借東風展新章
為有效傳播延安剪紙文化,團隊搭乘新媒體東風,開展了產品設計,在尊重和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設計 3個系列文創產品,包含“水彩延安”系列明信片,“初心永照”書簽,“憑欄再憶”卡套。目前團隊已成功發行百余份產品,受廣泛好評,讓“延安精神與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為促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實,2021年團中央青年發展部與中國青年報社發起“青耘中國,夏耘夢想”直播助農活動。團隊成員陳馨瑤、鄧婉婷在延安場(東南大學專場)擔任主播。該系列直播旨在建立高效農產品銷售平臺,對接農民與市場需求,優化流通鏈條,提升農產品價值,確保農民獲得更好回報。
此次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紅色文化的深刻探尋與傳承之旅,更是一次青年學子在新時代背景下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的生動實踐。團隊堅信,在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下,“延安精神”定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
作者:陳馨瑤 來源:懷珠韞玉實踐團
社會實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