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風筑夢支教隊第九天紀實
上午第一節課教手勢舞,劉洋老師選擇了《萬疆》,很多動作和歌詞里的意象對應,比如搭房頂的動作對應故鄉,波浪的動作對應流淌,劉洋老師希望在教會手勢舞的同時,也把歌曲中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自豪之情傳遞給同學們。
第二節的美文鑒賞已是郝思羽給孩子們上的最后一節課了。這節課她講解了汪國真的幾首詩歌,孩子們可以很好地做到聯系先前所學的文章《我喜歡出發》,從而讀懂汪國真先生關于生命的思考與熱愛。他們紛紛舉手發言,闡述自己的生活經歷與生命思考。文章閱讀結束后,郝思羽還給了孩子們一點時間,讓他們對詩歌進行仿寫。在她看來,孩子們的文字都很有靈性,從不同角度出發,給大人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世界的新視角。最后,她對之前交上來的作業進行了點評,并對同學們提出嘉獎和鼓勵,希望他們在將來的人生也能保持一份對文字,對文學的熱愛。
第三節課是教唱歌,劉洋老師先是照著聲樂簡譜教小朋友們,然后一句一句的教他們怎么更加富有感情的唱,比如重音,轉音,真假聲轉換,這樣排完了《離別開出花》《小美滿》《上春山》。最后教的一首歌是《我的名字》,因為小孩子們都沒有聽過這首歌,所以剛開始教的時候很困難,但是小朋友們迎難而上,熱情高漲,最后5分鐘有個小孩子還自發地打起了節拍,劉洋老師鼓勵了他,并一起打節拍,最后5分鐘,全體孩子們一起打著節拍,最后能夠跟著唱了,我想在朗聲合唱中,孩子們會找到歸屬感。
下午第一節由張帥可帶領大家認識西柏坡精神。不少孩子十分認真地按要求做好了課前的預習準備。她從西柏坡革命先輩們的革命事跡、西柏坡精神的內涵與當代意義,帶領同學們了解革命精神之西柏坡精神。
本次課程,張燁壘先借巴黎奧運會的熱度引入了乒乓球項目,將乒乓球與網球比較,簡單介紹了乒乓球的歷史起源。介紹完乒乓球的規則、球拍與歷史上幾位優秀的運動員后,張燁壘通過故事的形式簡單介紹了劉詩雯的職業生涯:在她以運動員身份參加的三屆奧運會中,幾乎每一次,都埋下了遺憾,且最終,她都沒能獲得象征個人榮譽最高峰的女單冠軍。在課堂最后他借用劉詩雯接受采訪時的話;“只要不下臺,比賽就沒有結束,只要不下臺,輸贏就無法被定格。”大部分同學也是聚精會神的聽課,不少同學甚至深深的體會到了劉詩雯職業生涯的艱難坎坷。以故事形式展現體育精神,相比上周簡單的介紹歷史與規則,課堂反響大有改觀。
本次支教活動也即將到達尾聲,不少孩子在放學時想到即將分別,言語和行為中流露出的不舍隊員們也都是看在眼里,堅定的想要做好最后一天的工作。